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譯:美專家稱美對中東局勢有5大認知誤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26 01:19:53


 
  三:在伊拉克當前的局勢中,伊朗與伊拉克有共同的敵人:伊朗信奉什葉派。波斯帝國統治長達數世紀(波斯是伊朗在歐洲的古希臘語和拉丁語的舊稱譯音,是伊朗歷史的一部份),並且在1979年再次重新燃起(1979年,伊朗發動伊斯蘭革命,成立伊斯蘭共和國)。伊朗是恐怖主義的頭號支持者,也是在國內實行恐怖主義對待自己人民最為糟糕的國家之一。伊朗什葉派恐怖份子和民兵組織集資、訓練和購買軍火的過程當中殺死的美國士兵比其它任何國家都要多。沒有哪個國家比伊朗更支持敘利亞巴沙爾政權和那些招致如此多傷痛和苦難的恐怖份子了。在當今世界,如果有一個完全與美國核心價值作對的政權的話,那麼這個政權一定是伊朗政府。對於贏得與ISIL的戰爭,伊朗並無興趣,但伊朗有興趣占領整個地區。與伊朗合作會是永久的災難。

  四:是我們把中東區地區交給伊朗的。這是第三個謬論的衍生物。這個邏輯說不通:我們侵入伊拉克打敗伊朗的敵人敘利亞社會黨,然後讓伊朗填補真空,而這削弱了伊拉克的實力。對於愛胡思亂想的人而言,這樣的邏輯說的通。

  美國之所以入侵伊拉克是因為想要建立一個阿拉伯伊斯蘭主義的穩定的民主政體。這意味著美國要在伊拉克呆上數十年,就像二戰後我們在日本和德國所做的那樣。這樣的基調是在布什政府期間建立的,布會政府計劃在伊拉克永久留存兵力,協助和訓練伊拉克軍隊。奧巴馬政府非常想離開伊拉克,而且蓄意嘗試去阻止布什的武裝協議策略。在替換布什這項策略的時候出現了一個真空地帶;也是在這個時候,伊朗人見機行事,把伊拉克政府置於難以相像的境地。

  五:面對伊拉克形勢,美國沒有好的選擇。這是所有謬論中最荒謬的,因為它的潛在意思就是不作為,並且希望伊拉克問題要麼散去,要麼被其它的問題掩蓋。不過這個謬論有一點是真的,就是我們的選擇在減少。選擇一直衍生到利比亞,奧巴馬政府想在利比亞“幕後領導”,而不是強行推行美國的議程。這樣的決定導致了班加西的災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