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12日電/日本2009年度新發行國債預計將達到53.5萬億日元(約合4.1萬億元人民幣),而另一方面稅收收入因經濟不景氣銳減至36.9萬億日元,二戰後兩個數據首次逆轉,並且差距驚人。這再度引發了人們對國家債台高築的強烈擔憂。
共同社報道,日本財務省國債投資者座談會議長、慶應大學教授吉野直行針對國債市場現狀的看法和新政府財政運營,提出以下意見:
▽日本政府的債務餘額已接近GDP的2倍。
一直以來,日本國內高達1400萬億日元的個人金融資產通過銀行吸收了國債,但這對新增國債的消化能力已經達到極限。要讓海外投資者購買的話,就需要提高利率,而這又會增加政府的借貸成本。現在可謂到了懸崖邊。
▽稅收下滑但財政支出卻增加,增發國債難以避免。
政治家認為“以前沒問題今後也不會出問題”,這才是最大的問題。如果長期利率上升,企業的貸款利率就會隨之上升,這將對經濟造成打擊。整個內閣應該擁有危機意識。
▽政府拘泥於兌現競選承諾,財政擴張毫無節制。
國外也存在競選時承諾不增稅,但獲勝上台後改變態度進行增稅的例子。民主黨也不應該將競選綱領當作金科玉律,應該再次認真討論將來的財政問題。
▽財政收支應量入為出。
應該擯棄先決定財政支出規模的預算編制方式,而在每年稅收收入的範圍內進行編制。行政刷新會議的預算甄別工作雖好但杯水車薪。應該在預算階段縮小到最低限度,如果有必要的話,再補充就行。
▽經濟刺激政策和財政重建很難兩全。
如果政府支出不能提高經濟的長期增長潛力,那效果是短暫的,而只會增加赤字。經濟刺激政策應該追求質量而不是規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