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高校勁吹“健康風”:無體育、不大學
http://www.CRNTT.com   2019-01-07 11:04:51


在黑龍江舉行的高校平板支撐挑戰賽。新華社
 
  在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大背景下,2017年4月發布的《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指出要持續提升青年體質健康水平,青年體質達標率不低於90%,引領青年積極投身健康中國建設,要“在學校教育中強化體質健康指標的硬約束”,讓更多青年“培養體育運動愛好”,“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

  2018年12月,安慶師範大學宣布,體測不合格,學生將難拿畢業證。實際早在2017年,安慶師範大學就引入手機運動軟件,將軟件記錄的日常鍛煉情況與學生期末體育成績掛鈎。該校2016級、2017級、2018級全體學生都必須堅持跑步打卡。

  記者了解到,不少高校引入了手機運動軟件來督促學生參加體育鍛煉。山東大學體育學院副院長徐劍波說,利用手機APP、智能穿戴設備等技術裝備,能夠形成一整套關於學生體質的大數據,通過數據分析,學校可以更有針對性地指導、敦促學生開展體育活動。

  體質不強,談何棟梁?多名專家分析認為,因為高校看到了大學生體質下降,因此在發揮帶頭作用,但相較於國家規定,這也是在“補課”。

  王宗平說,大學是培養社會精英的地方,對社會有示範引領作用,要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幫助大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