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式“抱薪救火”加劇俄烏對抗態勢
http://www.CRNTT.com   2024-05-16 11:20:32


 
  外界普遍認為,美國的援助在短期內恐怕難以兌現。法案撥款232億美元,用於直接從美國國防部庫存中提取武器,並補充因此帶來的空缺。但實際上,受運力、儲存條件,以及穩定自身庫存等因素制約,美軍援助武器很難迅速到位。法案另有138億美元用於美國政府向軍火商採購援烏武器裝備。由於美國軍工企業產能存在較大不確定性,預計也要數月甚至數年後才能完成交付。除了4月24日美國總統拜登批准的首批價值10億美元的援烏武器,可較快運抵烏克蘭,其餘的預計要通過多個批次生產和運輸才能完成交付。

  烏軍反攻陸續受挫等事實已經充分證明,單憑一些先進武器裝備,無法從根本上打破俄烏雙方力量對比,難以扭轉戰場態勢。特別是烏軍還面臨兵力短缺等問題,未來即便軍援到位,能否將其轉化為實際戰鬥力,也需打一個問號。

  當前,俄烏雙方都把對方的能源、軍工等基礎設施作為打擊重點。有分析稱,隨著美西方向烏提供射程更遠的精確打擊武器,烏方對俄境內目標的打擊範圍會進一步擴大。俄軍也在新增部署“北部”集團軍,醞釀更猛烈的進攻。可見,美國的這種摻雜私心的所謂援助,如同“抱薪救火”,非但無助於緩解烏克蘭危機的緊張局勢,反而會使俄烏之間的戰火越燒越久。(來源:解放軍報;作者:謝思強——單位:軍事科學院戰爭研究院)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