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備建設狀況頻出
報導稱,各種戰略的提出,更像是英國執政黨拉抬民意、贏得選舉的應景之作,並未考慮英軍實際情況,導致軍隊狀況頻出。比如,近期的紅海地區軍事行動,是英海軍32年來首次實戰開火,可謂高調“亮劍”,卻連續出糗。英海軍“奇丁福爾德”號獵雷艦在巴林附近執行任務期間,與另一艘“班戈”號軍艦發生相撞,造成後者艦體嚴重受損,被迫退出整個行動。另一艘部署至該海域的“金剛”號驅逐艦,被曝由於缺乏必要的導彈,不具備向陸地目標開火的能力。中東國家媒體稱,參與此次行動的英海軍艦艇本就數量不多,且在作戰區外圍保持安全距離,“此次自傷行為,也許表明英國海軍正創造條件撤離。”
可以說,在紅海的尷尬局面,是英國軍備建設窘態的一個縮影。之前,兩艘剛完成升級改造的23型護衛艦不得不退役,原因是水兵數量不足。英軍現役“威爾士親王”號航母,因維持費用高且故障多發,編隊資源短缺等問題,已淪為同級艦“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的零件提供者。後者近期在英格蘭海岸拋錨,不得不取消原定赴中東海域針對也門胡塞武裝的作戰行動。
英國陸軍參謀長桑德斯表示,陸軍兵員缺口在兩萬左右,歷經近10年的轉型調整,原重型裝甲兵器已基本退出歷史舞台,現有戰鬥群無法應對大規模平原作戰。外媒還曝光,英國軍工綜合體已喪失包括“挑戰者-2”坦克在內的主戰裝備生產能力。英國空軍除飛行員緊缺外,多國聯合研製的新一代戰機項目遙遙無期,購自美國的F-35戰鬥機配裝進度低於預期,且英國本國軍工並不具備維護資質。另外,英國在防空反導方面也過度依賴盟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