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五次中東戰爭,巴以陷入“悲劇循環”
http://www.CRNTT.com   2023-10-12 12:04:50


 
  多次中東戰爭,悲劇不斷上演

  1948年的中東戰爭只是阿以之間幾十年流血衝突的開始。1956年7月26日,埃及宣布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蘇伊士運河連接地中海和紅海,是運送石油等物資的戰略要道,此前基本處於英法合資企業的控制之下。為奪得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英法聯合以色列對埃及發起軍事行動,1956年10月29日,第二次中東戰爭爆發。埃及最後雖然戰敗,但獲得了運河的主權。以色列獲得亞喀巴灣蒂朗海峽的通航權,在埃以之間建立緩衝帶,並逐漸發展為地區性軍事強國。

  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5日上午8時許,埃及電台中斷節目,宣布“以色列軍隊今天上午對我們發動了襲擊。他們對開羅發動空襲,我們的飛機追趕敵機”。以色列猛烈轟炸了開羅附近和位於蘇伊士沙漠的埃及空軍基地,搶先掌握制空權。

  這次戰爭持續6天,以色列成為最大受益者,它占領了埃及的西奈半島、敘利亞的戈蘭高地、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耶路撒冷老城也落入以色列手中。阿拉伯國家遭受巨大損失,大批巴勒斯坦人逃離家園。這些難民主要分布在約旦河西岸、加沙地帶、約旦、埃及等周邊阿拉伯國家,以及世界其他地區。

  阿拉伯人並不甘心先前的失敗,決定再次出兵。他們將進攻日定在1973年10月6日猶太教的贖罪日,這是猶太人一年中最莊嚴、最神聖的日子。在這一天,虔誠的猶太教徒不吃、不喝、不工作,在猶太會堂祈禱。6日當天,整個以色列都沉浸在節日氣氛中,軍隊官兵也處於休息狀態。下午2時,埃及200架戰鬥機升空,對以色列軍隊展開突襲,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

  士氣高昂的阿拉伯國家在戰爭前3天取得了巨大勝利,以色列則倉促應戰,後趁埃及出現嚴重失誤,才扭轉戰局。最後在聯合國安理會的要求下,埃及和以色列停火。

  1982年6月3日,以色列駐英國大使遭到巴勒斯坦武裝分子暗殺重傷,6月6日,以色列出兵黎巴嫩,打擊黎巴嫩境內的巴勒斯坦勢力,第五次中東戰爭爆發。戰爭以以色列勝利告終,巴解組織撤出黎巴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