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軍事基地被端 以色列為何被打得措手不及?
http://www.CRNTT.com   2023-10-10 13:21:04


 
  摩薩德跌下神壇?

  哈馬斯選擇在“贖罪日戰爭”50周年之際突襲以色列引發了大眾的討論。哈馬斯突襲以色列前一天,是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50周年的日子,1973年10月6日,為收復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埃及和敘利亞在猶太人傳統宗教節日贖罪日當天向以色列發動突然襲擊。以色列在開戰初期被打得猝不及防。在美國的支持下,以軍發起反攻,最終取得勝利。

  根據新華社援引外媒的報導,這次哈馬斯行動出乎以色列意料。“現在的情況與那時非常相似,”原以色列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吉奧拉·埃蘭德告訴路透社記者,“正如我們所見,這是一次協調非常良好的進攻,完全出乎以色列意料。”

  報導稱,估計有數百名哈馬斯武裝人員7日炸破以色列修築的隔離墻,乘坐摩托車、皮卡車、快艇、動力滑翔傘,從陸海空潛入以色列南部多達22個定居點發動襲擊。以色列國防軍人員和裝備損失甚多。據報導,多個軍事基地遭到襲擊,主力部隊納哈爾步兵旅旅長喬納森·斯坦伯格在交火中陣亡,死亡的國防軍官兵和軍警接近100人,並且幾十名軍人被俘虜。在裝備損失方面,多輛“梅卡瓦”坦克被摧毀,“悍馬”高機動車、“雌虎”重型裝甲車以及大量輕武器被哈馬斯繳獲。

  以色列駐法國大使拉斐爾·莫拉夫7日接受法國歐洲第一電台採訪時承認,面對哈馬斯這次偷襲,“我們沒有充分準備好,甚至可以說幾乎沒有防備”。他認為這是以色列情報機構的失敗,“因為通常我們本該有所防備”。“這是一次情報失敗,不可能不是這樣。”現供職於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的原美國政府高級情報官員喬納森·帕尼科夫認為,以色列原以為對付加沙地帶的多重手段奏效,但事與願違。

  哈馬斯的突襲也把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推上了風口浪尖,認為該情報機構跌落神壇,沒有提前發現哈馬斯的大規模軍事行動。摩薩德全稱為以色列情報和特殊使命局,與美國中央情報局、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和英國軍情六處,並稱為“世界四大情報機構”。摩薩德直屬於以色列總理,由以色列軍方於1948年建立,以大膽、激進、詭秘稱著於世,無論是在冷戰時期,還是冷戰結束的巴以衝突中,摩薩德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以色列人眼裡可謂功勛卓著。比如,以以色列和哈馬斯多年衝突為例,在摩薩德的情報支持下,以色列多次成功暗殺包括哈馬斯精神領袖亞辛在內的多位哈馬斯高官。但這次哈馬斯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摩薩德卻沒有發現,令人不解,是出於某種目的視而不見還是真的情報失敗,有待觀察。

  來源:澎湃新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