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瀕海戰鬥艦緣何“邊退邊建”
http://www.CRNTT.com   2023-09-16 08:09:21


 
  複雜因素作用

  調查報告稱,美海軍早就意識到瀕海戰鬥艦存在的問題,本應及時止損,但現實情況是:瀕海戰鬥艦呈現“新艦尚在船塢全力建造,‘年輕’艦已被逐步清退”的特殊現象。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因素有兩個。

  首先,瀕海戰鬥艦曾是美海軍爭奪“軍費蛋糕”的重要工具。21世紀初,伴隨著美國調整戰略重心,美軍各軍種紛紛推出新裝備,試圖獲得更多軍費預算。2002年,時任美海軍作戰部長弗農·克拉克提出建造瀕海戰鬥艦的設想。當時,多方評估認為瀕海戰鬥艦防護力不足、核心技術不成熟、續航能力有限,但美海軍仍積極推進建造計劃。2010年,時任美海軍部長雷·馬布斯明確表示,“我們要留下瀕海戰鬥艦這個項目”,並得到廣泛支持。2012年,時任美海軍作戰部長喬納森要求對即將大規模服役的瀕海戰鬥艦進行評估,美軍多名高級將領認為其存在隱患,但考慮到海軍的其他艦艇項目暫停,同時需要與陸軍和空軍爭奪軍費預算,喬納森仍決定繼續推進瀕海戰鬥艦項目。這反映出在美海軍內部,推進艦艇建設和維持艦隊規模被視為爭奪軍費、維護軍種利益的關鍵。

  其次,美國軍工複合體很大程度推動了瀕海戰鬥艦的發展。在初始設計階段,為獲得國會議員的支持,美海軍決定由兩家承包商為瀕海戰鬥艦分別設計建造兩個型號。這刺激了至少2個州的造船業,為多家企業帶來大量就業崗位。然而,這一模式使瀕海戰鬥艦的平均建造成本上升了約一倍。此外,由於兩個型號的瀕海戰鬥艦零部件不通用,維護成本也相應增加。在發現瀕海戰鬥艦的諸多問題後,美海軍自2021年起提出相關退役方案,但美國會出於對造船業的擔憂,不僅不支持這一決定,反而推動海軍增加採購數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