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質疑中國治理,無知說大話
http://www.CRNTT.com   2023-04-22 14:47:18


  中評社北京4月22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應對世紀疫情,考驗著一個國家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過去3年,中國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科學之策應對非常之難,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決定性勝利,創造出人類文明史上人口大國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跡。然而,美國一些政客卻持續不斷地對中國抗疫舉措和成效指指點點,各種唱衰中國的大話頻出,結果反復被事實“打臉”,成為世人的笑柄。

  在這些政客的“大話敘事”裡,中國力阻病毒傳播,變成了“影響自由和人權”,中國優化防控措施,變成了“防疫還沒達到要求”,中國抗疫怎麼決策都不對、怎麼努力都不行,而美國才是“抗疫最成功的國家”“抗疫的絕對領導者”。說這些“大話”,不僅閃了那些無良政客的舌頭,更暴露出美方的“迷之自信”,以及他們對中國的無知和敵意。

  面對疫情,中國的國家治理效能究竟怎麼樣?讓事實說話——

  中國集中優勢力量守護生命。3年來,中國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從調集最急需的資源打贏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到積極推進多路徑藥物研發,再到建立平戰結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中國因時因勢採取的每一項防疫舉措,都經得起歷史檢驗。3年來,中國成功避免了致病力較強的原始株、德爾塔變異株的廣泛流行,感染率和死亡人數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辦難事、辦急事的獨特優勢。世界衛生組織認為,中國強有力的舉措既控制了疫情在中國境內擴散,也阻止了疫情向其他國家蔓延,不僅是在保護中國人民,也是在保護世界人民。

  中國把握住發展主動權。3年來,中國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不僅確保了億萬人民的生命安全,更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看增速,3年來中國經濟年均增長4.5%左右,明顯高於世界平均水平。看民生,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長期處在溫和區間,“中國價穩”與“美國通脹”對比鮮明。看預期,最新調查顯示,99.4%的受訪外資企業對2023年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更有信心。

  事實勝於雄辯。3年多抗疫的“中國答卷”,鑄就抗疫“中國精神”,凸顯抗疫“中國擔當”,“中國之制”的顯著優勢展現在世界面前。新加坡《聯合早報》刊文稱,受抗疫成功鼓舞,中國年輕人對中國體制的認同度越來越高。菲律賓學者安娜·馬林博格-烏伊說,中國的治理之道和發展之路具有重要全球價值,提振了全球市場信心,貢獻了重要發展經驗。

  而那些美政客“貶中抬美”的“大話敘事”卻無法改變美國抗疫失敗、治理失能的事實。

  在抗疫上,美國有意淡化疫情嚴重程度,沒有採取有效防控措施,在口罩、隔離、疫苗等方面的決策在其國內一再被批“遲緩”“不透明”和“令人困惑”。3年下來,美國因新冠死亡人數逾百萬,超過了南北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給美國帶來的死亡人數之和。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