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俄簽署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岌岌可危
http://www.CRNTT.com   2023-04-13 09:54:59


美軍B-52H戰略轟炸機。資料圖片
 
  核軍控談判再次成為博弈手段

  如今,《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所規定的“臨時通知性質現場核查”已經被擱置3年,根據條約成立的雙邊委員會也早已停止運作。事實上,早在俄羅斯2月宣布暫停履約前,該條約就進入了“癱瘓期”。造成這種局面的根源,是美俄的新一輪角力和博弈。

  從政治層面上看,核軍控問題一直都是美俄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晴雨表,最能體現雙方關係的總體狀況。2010年,正是在美國政府決意重啟美俄關係的背景下,兩國簽署了《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當年,美國發布的《核態勢評估》報告認為,“美俄發生軍事對抗的可能性急劇下降,美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減核力量”。基於這樣的判斷,美國在核軍控問題上對俄羅斯採取了合作態度。然而,2014年發生的克里米亞危機和2022年爆發的俄烏衝突,使美俄關係不斷惡化,兩國關係降至冷戰結束後的最低點。在這種情況下,核軍控談判再次成為美俄之間削弱對方、為自身謀取戰略優勢的手段和工具。

  從軍事層面上看,美俄在軍控問題上存在很大的結構性矛盾。近年來,雙方圍繞《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所規定的內容齟齬不斷。美國希望將俄方的“薩爾馬特”洲際彈道導彈、“先鋒”遠程高超聲速導彈、“波塞冬”核動力魚雷、“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等眾多新武器,一攬子納入戰略武器削減的議程中,以達到遏制俄羅斯的目的。作為反制,俄羅斯提出,美方尚未完成條約規定的核裁軍義務,且美方的反導系統、太空武器等也應被納入軍控條約之內。

  客觀來說,在美俄關係相對平穩的時期,該條約對雙方都有重要意義。從美方的角度看,條約的存在能實現以可驗證的方式限制俄戰略核力量。從俄方的角度看,條約的延續有利於維護其在國際戰略穩定領域的地位,緩和與美國的對抗,避免被拖入代價高昂的軍備競賽。此次,俄羅斯宣布暫停履約,主要意圖在於以核威懾手段制衡北約,特別是美國對烏克蘭軍事援助的不斷加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