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經濟霸權:巧取豪奪 屢揮制裁大棒
http://www.CRNTT.com   2023-02-21 10:13:31


  中評社北京2月21日電/據大公網報導,美國“巧取豪奪”實行經濟霸權,成為世界經濟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的主要根源。二戰後,美國確立起以美元為核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借助美元的主要國際儲備貨幣地位,以“鑄幣稅”的借口攫取全世界財富。

  報告指,疫情背景下,美國濫用全球金融霸權,向全球市場注入數萬億美元,而買單的卻是其他國家特別是新興經濟體。2022年,美聯儲轉向激進加息政策,歐元等多種貨幣大幅貶值,許多發展中國家因此遭遇嚴重通貨膨脹、本幣貶值和資本外流。

  美國擅用經濟脅迫手段打壓對手。20世紀80年代,美國為消除日本經濟威脅,與日本簽訂“廣場協議”,逼迫日圓升值,開放金融市場,改革金融體制。“廣場協議”沉重打擊了日本經濟的元氣,日本此後進入“失去的三十年”。

  美國大搞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制訂了一系列法律和行政令,對特定國家、組織或個人實施制裁,將經濟金融霸權淪為地緣政治武器。據統計,從2000年到2021年美國對外制裁增加933%,相當於平均每天揮舞3次“制裁大棒”。“美利堅合眾國”已然成為“制裁合眾國”。

  截至目前,美國已對古巴、中國、俄羅斯、朝鮮、伊朗、委內瑞拉等世界上近40個國家實施過經濟制裁,全球近一半人口受到影響。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