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幸福滋味,中國軍人與您分享(組圖)
http://www.CRNTT.com   2023-02-03 12:36:11


西部戰區空軍某邊防雷達站戰士正在站崗值勤。
 
  手機屏幕上的數字跳出“18:00”時,急促的哨音響起。隨著口令下達,官兵依次坐到了聚餐的大圓桌前。

  鍋包肉、土豆燉牛肉、水煮肉片、小雞燉蘑菇、蒜蓉西蘭花、清蒸鱸魚……各大菜系的不同美食把轉盤桌擺得滿滿當當。

  墻上電視裡,循環播放著來自各行各業人們的新春祝福。火紅的中國結和氣球,把食堂裝點得格外喜慶。

  此刻,西部戰區空軍某邊防雷達站,迎來了一年裡最快樂的時光。過年的熱鬧,感染了每一名戰友。

  節日聚餐的主食裡,有一盆面條。三級軍士長老胡挑了滿滿一大碗面,端起來大快朵頤。剛來部隊時,這個南方小夥子還常常對著面條嘆氣。沒想到,當兵十幾年後,自己竟愛上了面食。

  南方人喜食米飯。老胡記得,剛下連那會兒,連隊每周會吃一次面條。那頓飯,他寧願餓肚子,也不動筷子。炊事班的戰友變著花樣做面條,雞肉蘑菇面、羊肉蘿蔔面、排骨土豆面……看著北方的戰友們大口大口吃得那麼香,他就是吃不下去。

  一次演習,戰鬥值班結束時已是凌晨。連隊專門安排炊事班做了面條,還特意交代給每個人碗裡加兩個雞蛋。

  看著面前滿滿一碗面條,老胡直咽口水——不是想吃,而是想吐。強忍著難受,他從炊事班拿了個饅頭就著辣椒醬吃了。後來,戰友們調侃說:“上機能值班,下機能訓練,就是吃不了一碗面。”

  每逢吃面,繞道而行。就這樣,老胡和面條“杠”了整整10年。

  改變,始於一年冬天。當時,老胡調整崗位,調到某邊防雷達站。坐了一天的車,老胡到連隊已是傍晚。同年兵康雪勝得知老戰友過來,特意做了一碗手工面,搭配了雞蛋、肉和青菜。

  “這是咱們站僅有的一點好東西了。”康雪勝搓搓手,不好意思地笑了。這座雷達站,距離城市很遠,冬季物資補給困難。為了做這碗面,康雪勝在炊事班翻箱倒櫃地找了個遍。

  “再不喜歡吃,我也得咽下去!不能辜負戰友的這份心意啊。”也許是心理作用,也許是味覺反應,老胡發現這碗面並不像想象中那麼難吃。

  康雪勝盯著老胡吃完後笑了笑說:“其實,我早就聽說你不吃面條。這碗面,我是按照你們老家米粉的方式做的。”

  聽到這句話,老胡眼睛一酸,心裡湧起一股暖流:“沒想到,這個粗獷豪放的西北漢子心這麼細。”

  從那以後,不吃面條的老胡慢慢開始吃面條,一碗,兩碗,三碗……

  後來,康雪勝退伍了,老胡開始自己學做面條。那年休假,他專門為家人做了一回融合南北風味的手工面,全家人對他的手藝竪起大拇指。

  如今,每次看到食堂做面條,老胡就會想起曾經的自己,然後挑上一大碗,哧溜哧溜全吃光。

  一碗面,凝聚了戰友情,見證了軍旅時光。此心安處是吾鄉。還有很多和老胡一樣的軍人,已經把駐地當成自己的第二故鄉。

  對軍人來說,軍旅時光裡總會有一碗面相伴,第81集團軍某旅裝甲步兵二連排長陳敏傑也不例外。

  7年前,陳敏傑從新疆入伍,跨越數千公里來到新訓部隊。一群熱血青年從天南海北匯聚到一起,開始了他們的軍旅生涯。

  新兵連第一天,高大帥氣的班長胡東傑,熱情地領著陳敏傑進了班。晚上,陳敏傑不自覺地緊張起來。班長拍拍他的肩膀說:“上車餃子下車面。走,班長帶你們吃面去。”

  吃慣了家鄉香氣四溢的拉條子,陳敏傑眼前這碗清淡、糯軟的熱面條,顯得索然無味。不過,這碗面他吃得格外香。在班長和戰友的關心鼓勵下,他漸漸掃淨了心中的疲憊和緊張,軍旅之路也從這碗溫暖的面開始啟程。

  在軍營這個大家庭裡,無論是哪種食物,總是能在某一個時刻,借著那些溫暖的味道,給人心靈的慰藉。

  今天,空前豐盛的食物不停吸引著我們的味蕾。但軍營裡的這碗面,仍有不同尋常的滋味,永遠溫暖著我們的胃和心。

  一盤餃子,因為加入愛的佐料而美味更足

  餃子,是中國人過年最重要的主食之一。

  熟練地調餡,擀皮,包餡……儘管戰略支援部隊某部少校孫書鵬已經掌握了包餃子的“核心技術”,但越臨近年節,他就越思念媽媽親手做的餃子。得知母親今年能到部隊來一起過年,他高興極了。

  在母親眼裡,孫書鵬和家裡聊起部隊生活,從來都報喜不報憂——“昨天考核,我考了滿分”“前幾天比武,我拿了第一”……

  夜訓結束,精疲力盡的孫書鵬回到宿舍,躺在床上。空蕩蕩的胃不時提醒他,要是能吃上一碗母親包的餃子該多香!

  盼著盼著,母親這一次真到部隊過年了。除夕那天,營區張燈結彩。洗菜、切菜、揉面、拌餡、準備佐料……炊事班準備年夜飯的身影裡,多了一個慈祥的身影。

  餃子一個個下鍋,又一個個順著熱氣浮起來。“餃子熟了,快嘗嘗。”母親笑著和大家說。孫書鵬微閉雙眼一口咬下去,嘗到了久違的熟悉味道。

  食堂聚餐現場,通紅的光亮映著一片歡騰景象。“媽媽牌餃子”一上桌,戰友們就開始了“光盤行動”。嘖嘖稱讚聲中,軍營的年味又濃烈幾分。

  吃完年夜飯,孫書鵬禁不住問起母親包餃子的“秘方”。結果,他幾番對照,發現自己的做法與母親的配方並沒有什麼不同。

  於是,孫書鵬半開玩笑地追著母親問:“媽,你是不是藏著什麼獨門絕技,還沒有傳給我?”

  母親淡淡一笑,若有所思地說:“家鄉的菜、家鄉的水,才能做出家鄉的味。可能,這次的餃子是我做的,你才會覺得味道特別熟悉。”

  那一刻,孫書鵬豁然開朗:家鄉的味道藏在一粥一飯中。家常美味,也是幸福滋味。如果說還有什麼特殊的佐料,那一定是無可替代的親情與關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