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脫歐三年 英國離獨立自主“大國夢”更遠了
http://www.CRNTT.com   2023-02-02 12:10:10


  中評社北京2月2日電/據中國青年報報導,2020年1月31日,英國“脫歐”協議生效。經過一年的“適應期”後,英國徹底退出歐盟。到今年1月31日,英國“脫歐”已整整3年。

  “脫歐”是英國公投的結果。2016年,在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的提議下,“脫歐派”選民以52%對48%的優勢戰勝“留歐派”選民,結束了英國與歐盟近半個世紀的“婚姻”。

  然而,“脫歐”協議生效3年後,英國民眾對待“脫歐”的態度卻發生了大逆轉。英國《獨立報》近日主導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50%的受訪者認為“脫歐導致英國全球地位下降”,56%的受訪者認為“脫歐導致英國經濟形勢惡化”,65%的受訪者希望重新進行“脫歐”公投。調查機構輿觀(YouGov)進行的最新民意調查顯示,56%的受訪者認為“脫歐”是個錯誤。

  或許,英國民眾並非反對“脫歐”,而是對“脫歐”沒有給他們帶來預想中的紅利感到失望。英國政府原本以為,擺脫歐盟的束縛後,英國將可以在內政外交上大展拳腳,向“全球英國”的戰略目標邁進,重拾昔日大國榮光。但在全球新冠疫情和俄烏衝突的叠加影響下,如今英國通脹高企、經濟衰退,政壇動蕩、外交失衡,離“脫歐”時的樂觀願景相去甚遠。英國滿懷期待地告別了過去,卻遲遲未能迎來光明的未來。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吳白乙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分析說,內政上,“脫歐”加劇了英國經濟形勢惡化,但並非罪魁禍首,英國經濟自身的結構性問題造成的影響遠大於“脫歐”造成的經濟損失。外交上,“全球英國”戰略客觀上確實可以幫助英國重回大國地位,但“脫歐”後的英國卻並沒有實現戰略自主,而是進一步淪為美國的追隨者。在實現“全球英國”戰略目標的道路上,英國仍處於摸索和混亂階段。

  經濟衰退,“脫歐”並非罪魁禍首

  在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2023年英國GDP增長預期從去年10月的0.3%下調至-0.6%,“這反映出英國財政收緊、金融萎縮、通脹居高不下給居民生活帶來的沉重壓力”。

  雖然世界各國經濟形勢普遍不景氣,但IMF預計今年美國的GDP增長為1.4%,加拿大為1.5%,日本為1.8%,法國為0.7%,意大利為0.6%,德國為0.1%——勉強能躲過經濟衰退。就連飽受西方制裁的俄羅斯,2023年的增長率也將達到0.3%。正在承受高稅收、高利率和高物價三重困擾的英國,則將是今年全球唯一一個陷入衰退的主要經濟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