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媒回顧戰局及“經濟戰”重大變化
http://www.CRNTT.com   2022-12-28 12:09:13


  中評社北京12月28日電/俄羅斯“ukraina.ru”網站26日刊文稱,10個月以來,俄特別軍事行動和西方對俄經濟制裁都發生重大變化:

  2月到3月底,“1.0版本的特別軍事行動”的目標是推動基輔發生政治更迭。在此期間,西方制裁顯然是為了摧毀俄羅斯經濟。歐盟前四輪制裁方案的主要影響是,俄羅斯銀行系統受到打擊,冶金業、航空運輸業也遭受挫折。

  如果說西方未預料到俄在經濟主權化的行動如此迅速,那麼莫斯科也沒想到烏克蘭的抵抗會如此激烈。在無法占領基輔後,俄羅斯進行了首次撤退。

  4月到7月初,俄羅斯的進攻勢頭相對於開展軍事行動的第一個月有所減緩,在馬里烏波爾、波帕斯納亞和魯比日涅遭遇烏克蘭的激烈抵抗。俄羅斯對大城市的“解放”行動在北頓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告終。4月上旬,歐盟就第五輪對俄制裁措施達成一致,並決定從8月10日起對俄煤炭出口實施限制。6月,歐盟對俄石油實施禁運的第六輪制裁方案在磕磕絆絆中通過。

  7月至8月是一段異常平靜的時期:最低限度的制裁和俄烏雙方的陣地戰。歐盟公布對俄黃金實施禁運的第七輪制裁。同時,通貨膨脹席捲歐洲。而這一時期的莫斯科穩定了自己的金融體系,並緩解因制裁導致的消費市場短缺等問題。

  8月,烏克蘭繼續進攻。從9月開始,俄羅斯先後撤離哈爾科夫、紅利曼和謝韋爾斯克,戰線難以穩定。俄羅斯必須改變特別軍事行動的模式,克里姆林宮決定進行部分動員:8月,軍工企業開始向“三班倒”工作制轉換;9月,宣布針對公民進行部分軍事動員。此後,前線的局勢逐步穩定。另外在10月初,俄羅斯正式接納四個新的聯邦主體。

  歐盟的制裁逐漸衰竭,於10月推出第八輪制裁方案,包括設定石油價格上限。此前西方制裁從“碾壓”走向“扼殺”,而這時候已經朝著經濟孤立的邏輯行進。

  10月8日,克里米亞大橋遭到襲擊,兩天之後,俄羅斯開始對烏克蘭進行“斷電”。俄方開始有意增加西方維護烏克蘭的成本,同時放棄在第聶伯河右岸推進的計劃,並接受“先控制左岸,再渡過對岸”的方案。為此,俄羅斯11月決定放棄赫爾鬆的部分地區。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