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三連敗後,美空軍高超音速“爭氣彈”試射成功
http://www.CRNTT.com   2022-12-14 11:18:24


攜帶“匕首”高超音速導彈的米格-31戰機。資料圖
 
  “太空”網站稱,根據美國空軍的說法,該導彈旨在“在有對抗環境中將固定的、高價值的、時間敏感的目標置於危險之中”,這意味著它將用於瞄准地面上的資產,例如固定導彈陣地、雷達站、防空設施、基礎設施甚至對手的總部大樓,基本上是戰場環境中需要迅速摧毀的所有無法移動的高價值目標。

  《環球時報》報導,中國軍事專家張學峰13日告訴記者,AGM-183A可謂是美國空軍在高超音速武器領域的“爭氣彈”。因為美國高超音速武器的探索研究很早,但在研製列裝進度方面卻大幅度落後於俄羅斯等國,這在先進武器裝備領域,還是不多見的。同時,美國幾個軍種間的競爭也十分激烈,海陸空三軍都想讓自己的高超音速武器“先聲奪人”,進而能夠得到重視,獲得更多資金扶持。可以說,美國空軍要靠AGM-183A“爭口氣”。這次成功讓美國空軍官員如釋重負。

  張學峰認為,它和同樣空中發射的俄羅斯空軍“匕首”高超音速導彈相比,進度靠後,但在一些技術上相對先進。目前,俄羅斯的“匕首”高超音速導彈已經裝備部隊,並多次用於實戰。不過外界普遍認為,“匕首”是在“伊斯坎德爾”彈道導彈基礎上研製的,頭體不分離,整個導彈是旋成體。雖然可以進行機動,飛行軌跡不同於傳統彈道導彈,但機動幅度較小,而且頭體不分離也會導致目標特徵比較明顯,增大被攔截的可能。而AGM-183A導彈研製時間較晚,採用了頭體分離技術,而且彈頭採用了滑翔比更高的非對稱楔形滑翔體,機動能力更高。和美國海軍和陸軍的採用旋成體彈頭的高超音速導彈相比,AGM-183A也具有這一優勢。不過AGM-183A的彈頭可能偏小,加之楔形滑翔體的容積率也較低,不利於提高威力。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