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忠誠僚機”首次公開亮相背後
http://www.CRNTT.com   2022-11-19 10:30:46


 
  在“互聯網+”“人工智能+”的時代,大數據、計算力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更使算法走向複雜、多項和多能。

  然而,算法按照大的分類依然可以“一分為三”:第一類是基礎算法,這是開發其他算法的工具;第二類是通用算法,比如人臉識別算法,可以在多個領域運用;第三類是針對特定場景的應用算法,如智慧城市管理時用到的算法。

  這三類算法,在人類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算法社會,人應該是也必須是規則的核心

  圖靈獎得主巴特勒·蘭普森(Butler Lampson)曾說,“一切皆可計算”。在當今時代,這句話被不少人奉為圭臬。毫無疑問,算法正在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

  出門旅遊,導航軟件可以自動規劃最合理的路徑;打開淘寶,買家需要的商品一應俱全;閱讀資訊,App會將用戶感興趣的內容推送到主頁……“算法,比你還懂你自己”的說法由此而生。

  算法正在改變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可以說,人類已經從互聯網社會進入到算法社會。

  在大數據和計算力的助力下,算法設計的思維逐漸由“合理解決問題”向“精確化和優化”方向轉變。這也引發了不少人對算法的恐懼。他們認為“算法利維坦”近在眼前。

  1818年,詩人雪萊的妻子瑪麗·雪萊創作了一本名為《弗蘭肯斯坦——現代普羅米修斯的故事》的小說。小說中,一位名叫弗蘭肯斯坦的年輕科學家創造出一個類人生物,並由此帶來痛苦和災難。100多年後,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將人類懼怕機器的心理,取名為弗蘭肯斯坦情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