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龍-60B”巡飛彈。 |
中評社北京11月8日電/近年來無人機在局部衝突中的作用有目共睹,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由此帶來全球無人化裝備的發展熱潮。《環球時報》報導,記者注意到,形形色色的無人裝備在本屆珠海航展上可謂無處不在。
大小不一的巡飛彈
雖然說“翼龍-3”“彩虹-7”等大型無人機堪稱航展明星,但各種中小型無人機甚至是微型無人機、巡飛彈,更成為大部分參展企業的“標配”。特別是巡飛彈在俄烏衝突中一戰成名,它既能夠像無人機一樣在任務空域長時間巡航並執行多種任務,也能像制導炸彈乃至導彈那樣,迅速抵近並精確打擊敵目標。
烏軍在基本丟失制空權的情況下,仍使用TB-2無人機搭載“彈簧刀300”和“鳳凰幽靈”巡飛彈,成功打擊了俄軍“山毛櫸”防空導彈等目標,俄軍也使用“天竺葵-2”巡飛彈摧毀了烏軍多部裝甲車、雷達站和變電站等高價值目標。
記者注意到,中國防務企業在珠海航展上推出了大小和作戰對象不盡相同的多種巡飛彈。其中個頭比較大的WS-43巡飛彈全長超過3米,滯空時間超過1小時,最遠打擊距離達90公里。現場視頻還展示它呼喚其他火箭彈執行遠程打擊的過程。
兵器工業集團展出的SR-5遠程火箭炮系統被稱為“中國版‘海馬斯’”,它的特點之一就是能共架發射“飛龍-60”巡飛彈,從而引導火箭炮對數百公里外目標的遠程精確打擊。
相比這些需要大型車輛才能發射的巡飛彈,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推出的CM501XA巡飛彈要小巧得多,只需要吉普車等輕型車輛就可以方便地運輸和發射,可以打擊70公里外的目標,同時它採用“可見光/紅外成像+人在回路”模式,可以精確地在複雜環境中選擇出打擊目標。
此外,還有個頭更加小巧,可以單兵攜帶的巡飛彈。例如湖南兵器工業集團推出的YS101“游隼”巡飛彈是一型具備巡邏飛行、偵察與打擊作戰能力的系列化智能武器裝備,可遂行前沿戰場偵察、目標定位、精確打擊、毀傷評估等作戰任務。它分為偵察型和攻擊型兩類,可以連續飛行30分鐘,掃描40公里內的目標,並配合其他裝備執行城市等特殊複雜環境下的作戰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