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烏首艘隱身護衛艦下水 但重建海軍說易行難
http://www.CRNTT.com   2022-10-12 11:41:47


“島”級護衛艦採用了隱身設計,戰力均衡,很可能成為烏克蘭海軍的旗艦。
 
  俄羅斯海軍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巡洋艦著火沉沒事件讓“海王星”導彈成為一款大眾熟知的導彈。“海王星”導彈是烏克蘭國家設計局“Luch”研發的一種亞音速反艦巡航導彈,與俄羅斯研製的“天王星”導彈是“兄弟”,不僅外形幾乎一樣,性能也差不多。“海王星”導彈最大射程約280千米,於2018年進行了首次試射。烏克蘭研製的“海王星”反艦導彈有艦載和岸基等多個版本,最大區別是發射平台不同。該導彈採用慣導+衛星導航+末端主動雷達的復合制導方式,戰鬥部重約150千克,2枚就可以重創一艘5000噸級的戰艦。

  有必要提下首艦的命名。伊萬·馬澤帕是17到18世紀當時存在於烏克蘭土地上的“扎波羅熱哥薩克酋長國”的軍政統帥,1764年,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廢除了這一稱號,扎波羅熱隨後和基輔都變成了俄羅斯帝國的一個省。伊萬·馬澤帕在1687-1708年擔任這一頭銜,也是第八任,起初他臣服於彼得大帝,後投敵被剝奪頭銜,並被視為叛徒。用烏克蘭的偉人,沙俄眼中的“叛徒”命名最新型護衛艦,用意不言而喻。

  坐沉港口的“薩海達奇尼”號護衛艦。海軍重建任重道遠烏克蘭向土耳其訂購的兩艘護衛艦雖然只是中型護衛艦,但配備了反艦、防空和反潛武器,能夠承擔防空、反艦等任務,對於面臨重建的烏克蘭海軍來說至關重要。

  俄烏衝突爆發之前,烏克蘭海軍實力可以用弱小來形容。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後,烏克蘭海軍1/3的艦艇被俄羅斯接收,實力進一步削弱,40多艦艇中,主力大部分是幾十噸級的裝甲巡邏艇,最大的軍艦是滿載排水量3500噸的“薩海達奇尼”號護衛艦。該艦繼承自蘇聯,是蘇聯時期建造的一型邊防巡邏艦,由1135型系列護衛艦發展而來,只裝備了1門100毫米艦炮和反潛火箭深彈及直升機,沒有裝備反艦導彈和防空導彈。烏克蘭將其稱為護衛艦,在導彈橫行的當下,烏克蘭將這種火炮護衛艦視為旗艦,一個能夠建造航母、巡洋艦的國家的海軍衰弱至此,令人唏噓不已。開戰時,這艘護衛艦在港口接受維護,開戰後坐沉港口,沒有發揮什麼作用。

  58155/58181型系列裝甲艇是烏克蘭裝備最多的武器。該系列裝甲艇長20米-23米,滿載排水量38噸-50噸,採用柴油機動力,最大航速28節左右,艦體採用鋼-鋁復合材質,可以抵禦7.62毫米全威力步槍彈。艦載武器為一門30毫米機關炮、14.5毫米高射機槍和7.62毫米PKT機槍,部分還配備了反坦克導彈。這些艦艇有些被俄軍炸毀,有些被俄軍繳獲,在開戰初期也沒有發揮什麼作用。在後期蛇島爭奪戰中,幸存下來的58188型裝甲艇參與爭奪戰。俄烏衝突開戰第一天,俄軍就宣稱已經徹底消滅了烏克蘭的海上力量,而在此後的十幾個小時中,烏克蘭軍隊只是從陸上向海上的船只發射過幾次導彈,並沒有軍艦出動的信息。與水面艦艇不同,烏海軍岸防部隊表現令人印象深刻,聲稱使用“海王星”岸艦導彈擊中了俄“莫斯科”號巡洋艦,但俄羅斯沒有公布“莫斯科”號著火沉沒的原因,至於是不是烏克蘭的戰果,大家心裡都有自己的答案,這裡就不再討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