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光明日報:中國海軍進入航母時代
http://www.CRNTT.com   2022-10-09 12:12:38


 
  在航母上著艦到底有多難多險?這樣幾個數據也許能夠解釋:航母跑道長度不及陸基機場跑道的1/10;著艦速度超過200公里;從掛索到停穩祗有兩秒鐘時間……難怪有人講,在航母上著艦,簡直就是一場“人為控制的墜機”。上世紀90年代的10年間,某大國就摔掉了105架艦載機,而此時其已擁有半個多世紀的航母作戰經驗。

  一支軍隊的勝利,從來都飽含著犧牲。一項偉大的事業,從來都凝結著鮮血。站在航母十年的歷史坐標點回首前面走過的路,他們的名字和事跡值得被再次提起——

  殲-15艦載機研製現場總指揮羅陽,為了我國首型艦載戰鬥機研製工作嘔心瀝血,因突發急性心肌梗死,倒在艦載機上艦首飛成功的返航歸途,為航母事業奉獻了自己的全部。

  艦載機飛行員張超,在執行上艦前最後階段的陸基模擬著艦訓練時,飛機突發電傳故障,為挽救戰機錯過最佳跳傘機會,壯烈犧牲。

  艦載機飛行員曹先建,在訓練中身負重傷,腰椎多處爆裂性骨折,醫生斷言他已不能再飛艦載機,但他以超人的毅力實現康復,重傷419天後奇跡般實現復飛。

  “我們終於走出來了”

  2016年年末,遼寧艦首次突破第一島鏈,赴西太平洋開展遠海訓練。那是一個晴朗的清晨,泛紅的朝霞灑在遼寧艦寬闊的甲板上,電子海圖上的光點標注著遼寧艦的位置。秩序井然的駕駛室裡,不知是誰輕輕地說了一句:“我們終於走出來了。”

  是啊,中國航母編隊終於走出來了,而且,這堅實有力的步伐將永遠不會停下。

  作為航母編隊的大腦中樞,在遼寧艦指揮室內,遼寧艦編隊指揮所某中心主任陳建率領的團隊正將數百海里範圍內的潛艇、艦艇和戰機聯成一張網,以決勝視距之外。“中國的航母事業在起步時就已落後世界先進水平,時不我待,我們唯有奮起直追,才能不辱使命、不負期待。”陳建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