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陸軍“陸航雄鷹”飛向聯合戰場
http://www.CRNTT.com   2022-08-18 10:58:30


 
  有的認為“單機足夠強,戰場就能贏”。那一年,該旅改革後首次參加基地化實兵對抗演習。他們選拔精兵強將與裝甲某部、特戰某部組成紅方,實施機降突擊行動。由於不熟悉兄弟部隊的作戰特點、戰法運用等,紅方無法實現精準協同和臨機處置,演習中他們先後實施3批次行動,僅有1批次完成任務。

  有的把體系作戰簡單理解為“人多力量大”。那一次,雙機編隊搭載特戰隊員向“敵”後隱蔽機動。為便於起降,他們選擇在同一塊平坦開闊地域實施機降。孰料,特戰隊員剛躍出機艙便遭到伏擊。

  天空還是那片天空,換個角度看,已截然不同。幾戰下來,該旅官兵逐漸意識到:“獨唱”固然是基本功,但在聯合作戰這支“交響曲”中,如果不能緊貼實戰密切協同,實現作戰力量的有機融合,就無法形成合力,更發揮不出“1+1>2”的作戰效能。

  深入學習貫徹習主席重要指示,著眼戰爭形態深刻演變,該旅不斷探索新的練兵模式。

  張凌浩是去年9月畢業的飛行員。剛到旅裡,他迫不及待地想駕戰鷹升空訓練。現實的培養路徑,一度讓他有些摸不著頭腦:以列兵身份到合成部隊當兵鍛煉、跟學跟訓;到特戰旅學習機降傘降、野戰生存技能,瞭解掌握其他兵種對陸航專業的需求;參加旅隊組織的體系作戰講堂,聽其他兵種部隊業務骨幹來隊授課……

  這樣的角色換位,不僅是為了學習更多兵種知識,更是為了把體系思維刻進腦中。如今回看這段經歷,張凌浩說:“這樣的培養路徑讓我更懂陸航,更懂聯合。”

  管中窺豹,見微知著;擂鼓鳴號,千帆競發。近幾年,該旅和海軍、空軍等單位開展的聯演聯訓穩步推進,艦機協同訓練、空中常態警巡等任務不斷拓展,指揮員、飛行員到海軍、空軍部隊參觀見學、值班見習成為常態,所有與使命任務相關的核心課目訓練,所屬機型悉數上陣,飛行人員一人不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