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核雙標”再次暴露美國虛偽本質
http://www.CRNTT.com   2022-07-22 10:14:41


  中評社北京7月22日電/不久前,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會議在維也納舉行。本次會議對美英澳核潛艇合作問題進行了正式討論。會上,面對理事會成員國提出的質疑,美英澳代表在發言中避重就輕、混淆是非,始終沒有對各方關切作出實質性回答,引發國際社會的廣泛擔憂。

  在美英澳核潛艇合作這一問題上,背後真正推波助瀾的是美國。近年來,美國對外戰略重心由大國合作轉向大國競爭,其核政策議題重心由核安全向核武現代化轉移,核軍控外交更多呈現“工具主義”“實用主義”傾向。一方面,任性退出諸如《中導條約》《開放天空條約》《武器貿易條約》、伊核協議等國際多邊軍控條約;另一方面,出於確保盟友安全、制衡地區對手的目的,在核不擴散問題上推行以“選擇性”支持和“歧視性”打壓為內容的“兩面性”政策。

  針對對手或者“不友好”國家,美國慣常使用政治孤立、經濟制裁、軍事打壓等強力手段進行“極限施壓”。而對於盟友或者夥伴國家,美國往往採取“選擇性”支持政策,以政治承諾、前沿部署、核材料與核技術分享、核磋商等手段,向盟友或夥伴國家提供延伸威懾保護。

  防止核武器擴散和核技術擴散,是《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宗旨和締約國履約應盡的核心義務。美、英作為核武器國家,卻向澳大利亞這樣的無核武器國家出口高度敏感的核潛艇技術,顯然會造成核材料和核技術的擴散,對於朝鮮半島核問題和伊朗核問題等熱點問題的解決將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事實證明,美國奉行的是“核雙標”政策,並將這一手段作為地緣政治博弈的工具。

  美英澳核潛艇合作也再次暴露了美國的虛偽本質。回顧美國某些政客的一系列言行,不難發現其在核政策方面謊話連篇。參加總統大選期間,拜登曾在《外交事務》雜誌撰文稱,“我相信美國核武庫的唯一目的應是威懾並在必要時報復核攻擊。我將與美國軍方和盟友協商,努力將這一信念付諸實踐”。此後,其在總統競選聲明中再次重申了這一政策。他還表示,“我的政府將努力保持強大、可信的威懾力,同時減少對核武器的依賴和過度開支”。

  然而,拜登政府上台後,美國核力量建設經費不但沒有下降,反而大幅增加。美國2023財年國防預算申請中,核力量經費達509億美元,較特朗普政府時期核力量預算峰值的445億美元增長近15%。這表明,美國政府不僅沒有減少在核武器領域的過度開支,反而在加快推進核力量全面現代化的步伐。這種把本國安全建立在他國不安全基礎之上的做法,無疑極具冒險性,國際社會對此的質疑和反對之聲不絕於耳。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