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不清楚丹麥向烏克蘭提供的‘魚叉’導彈是早期型號還是最新型號,如果是早期型號,射程祗有130多千米,射程不夠。”張學峰表示,“像克里米亞大橋這樣的橋梁並不好打,祗有打擊多個橋墩才能造成比較嚴重的損壞,主動雷達制導的‘魚叉’導彈精確度沒有那麼高,最合適的是電視制導或激光制導彈藥。”
除了遠程導彈,航空兵也具備攻擊克里米亞大橋的潛力,目前,烏空軍還有部分米格-29戰鬥機、蘇-25攻擊機和米-24武裝直升機能夠升空作戰。
為了應對可能遭到的襲擊,俄烏衝突爆發後,俄軍也進行了針對性部署。根據途經大橋人員拍攝的視頻來看,俄軍在橋附近的海上部署了裝備角反射器的船舶,可釋放煙幕的車輛也多次在大橋上進行訓練。而角反射器就是為了對付主動雷達制導彈藥的干擾設備,煙幕則可以進行遮蔽,干擾光學制導的彈藥。
“考慮到克里米亞大橋的重要性,除了干擾設備,俄軍應該會在附近部署多層防空反導系統,對大橋進行嚴密的保護。”張學峰認為。
對於烏軍可能襲擊克里米亞的言論,梅德韋傑夫17日表示,如果克里米亞遭到攻擊,“審判日將非常迅速且猛烈地到來”。路透社稱,關於“審判日”具體指什麼,梅德韋傑夫並未詳細說明,但梅德韋傑夫此前曾警告美國,試圖懲罰像俄羅斯這樣的核大國在烏克蘭的行動是危險的,稱這可能危及人類。
“‘審判日’式回應大概率不是使用核武器進行回應,即使是設計用於戰場的戰術核武器也是基本不可能,因為俄境內城市已經遭到多次攻擊俄軍都沒有用核武器進行回應。”韓東分析認為,“‘審判日’式回應有可能是對澤連斯基等烏軍政高官發動打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