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點穴式打擊下的挑戰:從俄烏衝突看軍機生存
http://www.CRNTT.com   2022-05-01 10:07:17


  中評社北京5月1日電/多半個世紀以來,航空兵已經成為確保作戰行動勝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飛機就已經體現出重大的意義,並且這種重要性不斷提升。在20世紀末,在伊拉克、前南斯拉夫的大型軍事衝突中,航空兵幾乎僅靠一己之力取得戰爭勝利。

  但現在,航空兵也面臨一系列嚴肅的問題。

  烏克蘭空軍裝備的蘇-27戰鬥機。不可避免的損失首先,相比從前而言,現如今作戰飛機和輔助飛機的數量大幅減少,這是因為航空裝備的複雜性已經大大增加,其最直接的結果就是飛機價格直線攀升。

  比如,美國目前僅有2500多架各型作戰飛機,其中包括空軍、海軍航空兵以及海軍陸戰隊下屬航空兵。而俄羅斯的作戰飛機數量僅為美國的一半,將近1300架,其中包括空天軍航空兵和海軍航空兵。除了這兩個國家之外,其他國家的戰機數量則更少:英國的戰鬥機不足200架、法國的戰鬥機不足300架、德國的戰鬥機數量剛剛超過200架,瑞典的戰鬥機不足200架。

  與在二戰中動輒出動幾千架作戰飛機的規模相比,現如今各國飛機的數量確實不值一提,此外,哪怕是現役的軍用飛機和直升機也並非全部具備作戰能力。可以假設如果歐洲發生全面戰爭,美國未必會投入超過三分之一的戰鬥機,最多投入不會超過一半。

  當然,現代飛機在目標毀傷的效率方面已經大幅提升,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己方的損失也相對的提升了。如果說現代飛機在效能方面能夠等同於二戰時期一個航空兵團的力量,那麼一架飛機的損失,比如說類似於滑行道事故之類的意外,都相當於在二戰時期損失了一個航空兵團,並且這種損失不太可能迅速挽回,現代的飛機過於複雜,生產中的合作鏈也變得更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