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海軍好消息“N連擊”,神秘新導彈亮相
http://www.CRNTT.com   2022-04-25 08:19:53


 
  從嚴格意義上說,還有數千人烏軍沒有消滅,一個面積達到5平方公里的鋼鐵廠沒有攻占,俄軍對馬里烏波爾的“占領”多少有點名不副實,不過俄軍對於這最後的鋼鐵廠不願趁熱打鐵,也說明了俄軍對於奪占這一地區的認知:一來鋼鐵廠地形複雜,不僅有大量鋼鐵和鋼筋混凝土的複雜建築,還有複雜的地下設施,再加上為數不少的烏軍,將其完全清繳需要大量兵力,同時在短兵相接的逐屋戰鬥中,俄軍不僅無法發揮在技術兵器上的火力優勢,反而會受到不小的兵員傷亡。目前這裡與烏軍其他部隊相隔數十公里,無法通過地面或者空中方式獲得支援,烏軍也很難在沒有制空權的環境下調集足夠的機械化部隊並且對此地展開救援。而按照俄軍有關當地烏軍只有半個月的給養的情報來看,烏軍面對俄軍的圍困也不可能無限制困守下去。對於在烏克蘭戰場上基本不缺裝備,但卻顯然缺乏可用作戰兵力的俄軍而言,動用大規模兵力攻占鋼鐵廠不是不行,但是“沒必要”。

  這種在城市進攻作戰中打到堅固設防地域之後“圍而不打”的手法,對於觀察近年來全球各地軍事行動的觀察家們而言並不陌生。在敘利亞內戰的後半段中,在俄軍支持下的敘利亞政府軍在阿勒頗、伊德利蔔、東古塔等多個地區發動對敘利亞反對派武裝的進攻作戰時,也往往會在攻擊到一定程度時,與反對派武裝進行“禮送出境”的談判,而這種談判的最終結果,往往就是幾百甚至數千反對派武裝人員放下武器,神情輕鬆地坐上安排好的大巴離開戰區,敘利亞政府軍則能在控制相關區域的同時減少損失。敘軍的這種策略的根源與俄軍基本一致,即敘利亞軍隊在這一時期也缺少精銳步兵部隊,不願意在激烈的城市巷戰中將他們損失掉。不過俄烏戰爭的情況畢竟與敘利亞內戰有著本質不同,俄軍的圍困能否取得預料中的效果實際上還需要進一步地觀察。

  隨著馬里烏波爾地區的戰事基本穩定,俄軍先前在這裡作戰的部隊除了留下來封鎖和監視鋼鐵廠的部隊外,基本都可以暫時退出戰鬥,前往後方地域,補充先前作戰中損失的兵員和技術裝備,同時對部隊進行修整,以利於接下來的後續作戰。類似的重新部署此前也在基輔方向上上演過,只不過在基輔俄軍是退卻後進行的重新部署,而在馬里烏波爾,俄軍是在戰線後方基本消滅了當地守軍之後騰出了重新部署的力量。如果俄軍將這些部隊未來也投入到烏東正面或者扎波羅熱方向威脅烏克蘭軍隊的側翼,對於烏軍而言顯然不是什麼好消息。

  對於烏克蘭軍隊而言,雖然烏克蘭通過國內大規模的徹底動員,在人力上已經深度發掘了烏克蘭本國的戰爭潛力,但烏軍在技術裝備上的短缺問題則因此顯得更加突出。開戰之前烏克蘭軍隊就因為2014-15年的損耗和隨後7年的持續擴軍,雖然大規模發掘了烏克蘭國內的蘇聯遺產,在技術裝備上還是呈現總體偏緊的狀況。開戰之後,雖然烏軍針對俄軍後勤線的小規模滲透和破襲不乏亮點,但在技術裝備上的損耗也相當嚴重。俄軍在撤軍修整後能夠通過各種倉庫裡蘇聯時代的次一等裝備補足部隊編制,烏克蘭想要恢復這些部隊的技術裝備甚至給動員出來的新部隊足夠的裝備難度就大得多。某種程度上,來自西方的援助甚至是唯一可行的渠道。

  這樣的情況下,就不難理解烏克蘭向歐盟提出的軍事援助需求清單為什麼會如此“獅子大開口”了。一來,最近互聯網上流傳的這份軍援需求清單的提交時間是3月11日,當時烏克蘭正處於基輔受到威脅,戰局上遠比現在看起來凶險的“危險時刻”,對於武器裝備的需求規模有應激性的迫切感;二來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一系列制裁紛紛實施,也讓烏克蘭對於自身地位有了明顯的高估。如此一來,烏克蘭幹出這種沿街乞討的時候不要兩碗爛肉面而是張嘴開始背誦傳統相聲《報菜名》的事情,也就不難理解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