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郭昕宜留俄經驗談 他們很好奇兩岸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22-03-11 00:35:24


郭昕宜接受中評社訪問。(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台北3月11日電(記者 楊騰凱)俄烏戰爭後俄羅斯成為國際注目的焦點,外界好奇台灣學生赴俄留學情形。淡江大學俄文系主任郭昕宜向中評社表示,淡大俄文系每屆畢業生約50人,其中一成會赴俄深造,畢業後多任職商貿領域,自己當初的同學也幾乎都是企業界俄國業務的高階主管。

  郭昕宜是在蘇聯解體後赴俄留學,待了約6年。她分享,自己留學的年代,俄台交流不頻繁,常把台灣誤認成是泰國,近年再去的話,俄國人對台灣就很有概念,只是他們(俄國人)會問,你們是中國的一部分嗎?你們承認中國嗎?還是你們覺得自己是“獨立國家”?他們會認為,為什麼你們不想要變成中國呢? 

  郭昕宜為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亞非學院語言學博士,2000年赴俄攻讀博士,在俄時間大約6年,專長包括語言學、俄國新聞、俄國宗教、俄國文化、俄語教學,曾任留俄台灣同學會理事,現為淡江大學俄國語文學系專任副教授兼系主任。

  自己當初赴俄羅斯留學的背景為何?

  郭昕宜表示,淡江俄文系就是自己的母校,淡江俄文系明年就是成立第30年,自己是俄文系1993年成立第一年的學生,30年前自己覺得俄國有發展契機,可以投資這個國家,雖然1991年的年底蘇聯剛解體,可是自己仍覺得可以賭賭看,因為不知道這麼國家將來會不會往上,當初其實某種程度上也是押寶。

  郭昕宜指出,當初俄文系的分數很高,大家都很認真學習,覺得這個國家很有希望,1994年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來台訪問,所有俄文系的學生都去聽他演講,深感台俄之間的交流要開始了,也因為俄文很難,4年學習根本不夠,後來她繼續唸俄羅斯研究所,畢業後感覺自己既然已一腳踏入,就覺得應該學個完整,於是2000年她前往俄羅斯攻讀博士學位,並於2005年返台,加上大學及研究所期間也曾經到過俄國,所以在俄國的時間大概有6年左右。

  郭昕宜表示,淡江俄文系每屆畢業生大概約50人左右,其中可能有5人繼續赴俄深造,比例大概是1成左右,學生畢業如果繼續留在與俄國相關的領域,可能多投入商業貿易行銷,例如去逛俄國當地的電子賣場,可以發現有很多行車記錄器都是台灣產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