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烏克蘭危機根源 北約東擴威脅俄安全
http://www.CRNTT.com   2022-02-28 17:08:15


  中評社北京2月28日電/烏克蘭局勢近日來驟然升級,俄羅斯與烏克蘭雙方交火不斷。對此,有不少分析認為,烏克蘭危機的根源就在於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不斷擴張,不斷向俄羅斯的邊境逼近,最終影響到了俄羅斯的根本安全利益。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成立於1949年。作為一個軍事政治集團,北約在成立之初,重要目的是遏制蘇聯並維護美國在歐洲的主導地位。北約成立時,只有12個創始成員國。在冷戰時期,為了遏制蘇聯,北約曾多次擴張,希臘、土耳其、聯邦德國和西班牙等分別加入。

  進入20世紀90年代,與北約相對抗的華沙條約組織,也就是華約解散,蘇聯解體,冷戰結束。美國為了遏制俄羅斯,乘機調整自己在歐洲的戰略。北約這一冷戰產物不但沒有消失,反而不斷東擴,成為製造地區緊張局勢的主要源頭。1994年1月,布魯塞爾北約首腦會議正式通過了美國提出的北約東擴計劃。此後,北約先後進行了五輪擴張,分別接納了捷克、匈牙利、波蘭、保加利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羅馬尼亞、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阿爾巴尼亞、克羅地亞、黑山和北馬其頓。

  隨著北約不斷東擴,其範圍持續逼近俄羅斯,而北約下一個向東擴張的對象聚焦到了烏克蘭。一直以來,俄羅斯都在尋求北約以法律形式保證不再東擴,不把烏克蘭等國納入北約。然而,拜登就任美國總統以來,對俄羅斯採取強硬立場,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加大對烏克蘭軍事援助。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4年2月,美西方曾煽動烏克蘭“顔色革命”,推翻親俄政府,助力親西方人士掌權。“顔色革命”也導致了一系列危機:2014年3月,克里米亞地區經由公民投票,決定脫離烏克蘭、並入俄羅斯;同年5月,烏克蘭東部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州宣布成立“人民共和國”,民間武裝與烏克蘭政府軍持續發生衝突。以上種種,均為烏克蘭局勢驟然緊張埋下了隱患。

  其實,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內的俄羅斯官員認為,早在20世紀90年代,北約就非正式地向俄羅斯承諾過,它不會進一步向東擴張。但北約沒有信守承諾,欺騙了俄羅斯。

  俄羅斯總統 普京(2021年12月):他們(北約)在20世紀90年代,對我們承諾不會東擴,結果怎麼樣呢,我們被騙了,他們厚顔無恥地欺騙了我們,北約東擴了五次,現在羅馬尼亞、波蘭都部署了導彈系統,這說明什麼,不是我們在威脅別人,我們沒去美國邊境,沒去英國邊境,是他們來找我們了,現在他們又說烏克蘭也要加入北約。

  最近,德國《明鏡》周刊披露的檔案記錄了1991年3月6日,美國、英國、法國和德國外長在德國波恩舉行會議,商議向蘇聯承諾,北約不會從德國東部繼續向東擴張。此外,歐安組織前副主席維利·維默爾也證實,當年作為聯邦德國國防部官員,他確實向時任總理科爾匯報過有關“北約不東擴”的承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