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美國抗疫:從失敗走向失敗
http://www.CRNTT.com   2022-02-15 09:23:46


人們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參加遊行活動,反對新冠疫苗強制令等多種防疫措施。新華社發(阿倫攝)
  中評社北京2月15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網報道,當地時間2月7日,美國華盛頓國家大教堂鳴鐘900次,緬懷在新冠肺炎疫情中逝去的90萬美國人。大鐘的悲鳴聲依然在耳,更糟糕的消息又浮出水面:據《今日美國》報道,美國總統首席醫療顧問福奇表示,美國有可能在4月達到死亡100萬人。

  作為世界公認的超級大國,美國擁有世界一流的醫療體系。然而,美國新冠肺炎死亡總人數卻高居全球首位,死亡率也在所有高收入國家中位居第一。正如公共衛生專家所說,這體現出“美國的失敗”。

  美國國會下屬機構——美國政府問責局近日發布報告,點名批評了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總結其五大缺陷:為聯邦政府、州政府、非政府合作夥伴等建立的角色和責任不夠明確;收集的疫情數據不夠完整全面;與主要合作夥伴和公眾進行的溝通不夠清晰一致;透明度不足且問責制度存在問題;對關鍵合作夥伴的能力和局限性了解不足。報告將該部門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領導力和協調力列為“高風險”,認為其在監管疫情救助資金及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方面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事實上,美國抗疫失敗的責任,不由公共衛生部門獨自承擔。美國政府的失責早已引發廣泛批評。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美國政府問責局致力於為美國政府提供改善抗疫能力以及支持企業和民眾恢復生產生活的建議。但是,截至2021年12月31日,該局提供的246項建議中,僅有40項被完全采納並解決,另有54項被部分采納。該局向美國國會提出的4項供審議事項中有3項仍未被解決。

  美國的失敗,還體現在疫苗接種率上。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數據,截至目前,美國仍有近40%的人口未完全接種疫苗。“對於只靠疫苗策略來抗疫的國家來說,我們並不擅長疫苗推廣。”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副教授威廉·哈納奇的觀點,代表了不少人的觀感。美國外交協會全球衛生項目主任托馬斯·博利基指出,近幾十年來,更多的美國人表現出了對政府的不信任,甚至是對彼此的不信任,這讓他們不太可能遵守接種疫苗或減少密切接觸等公共衛生防範舉措。

  英國《衛報》直言,美國從未以一種統一、持續、積極的方式來應對疫情。而且,由於美國貧富差距懸殊,政治分歧嚴重,疫情帶來的後果也很嚴峻。然而,在抗疫如此不力的情況下,美國政客不反思自己的不足,不借鑒他國的成功經驗,反而開啟“甩鍋模式”,將抗疫政治化。

  不幸的是,美國的失敗還在繼續。隨著中期選舉即將到來,美國急需營造一種“疫情好轉”的假象,一些地方取消“口罩強制令”。這是徹頭徹尾的疫情政治化。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50%的受訪者認為“疫情最糟糕的情況還在後面”。

  如果說,這場疫情是一次壓力測試,那麼美國顯然沒能通過。更糟糕的是,美國還在從失敗走向失敗。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