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立陶宛騎虎難下自吃苦果
http://www.CRNTT.com   2022-01-30 10:49:19


立陶宛總統府(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1月30日電/據大公報評論,用“午時花六時變”來形容立陶宛最貼切不過了。該國去年不顧中方強烈反對和多次勸阻,批准台當局以“台灣”為名設立“駐立陶宛代表處”,公然在國際上製造“一中一台”,嚴重破壞立中關係。然而,這名“反中衛士”風光沒多久即發現其魯莽行徑給國家經濟帶來衝擊,於是又放出風聲說“同意以‘台灣’之名開設代表處是一個錯誤”,但隨即又否認“將修改‘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的名稱”。最近有媒體爆料說“立陶宛正討論改名事宜”,但馬上遭到立陶宛方面的否認。不料兩天後,立陶宛總統瑙塞達公開受訪,敦促相關部門“修正”涉台機構名稱。立陶宛在處理中國事務時態度反覆,可見其當初的決策輕率幼稚,如今想修改,但又怕得罪美國,若不修改,又影響對外貿易,正是騎虎難下。

  台灣地區駐海外辦事處的名稱一般稱為“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或“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例如,台灣地區在美國、英國、法國等國的駐外機構就稱為“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總而言之,台灣方面的駐外機構多是以“台北”為名,因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不是一個國家,所以不能以“台灣”為名,否則無異於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立陶宛如果要修改“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的名稱,則首要就是必須把“台灣”二字改為“台北”。但瑙塞達最近提出所謂“改名”,只是聲稱要使“‘台灣辦事處’在立陶宛語、英語和中文的名稱一樣”。奉勸立陶宛不要玩“改名遊戲”,拖得越久,對其經濟打擊就會越大。

  去年立陶宛決定允許台當局以“台灣”為名設立“駐立陶宛代表處”時也知道將會破壞立中關係,但當時立陶宛政府認為與中國的貿易額只有約23億美元,立陶宛商品僅有不到1%直接出口到中國大陸,因此以為即使立中關係惡化也不會對立陶宛外貿經濟造成太大的影響。然而,這種想法未免太天真了。中國大陸市場龐大,許多跨國企業都與中國大陸有業務往來。立陶宛破壞立中關係,跨國企業還敢與立陶宛的企業做生意嗎?而立陶宛以出口經濟為主,失去跨國企業的訂單,其打擊之大可想而知。據說,一些立陶宛企業因為不想失去中國市場,而有意轉移立陶宛的業務。

  最近俄烏局勢緊張,與俄羅斯、烏克蘭鄰近的立陶宛作為北約成員及“前線國家”,也頗感壓力。以立陶宛這樣的一個小國,是沒有辦法同時應對來自俄羅斯和中國的壓力的。這也是瑙塞達一個月接連兩次表示要修改“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名稱的原因之一。只是立陶宛突然“轉軚”,如何向美國交代?由此可見,立陶宛在此事上先得罪中國,後又得罪美國,兩面不討好,最終自吃苦果。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