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家點評:印砸重金研國產預警機有何目的?
http://www.CRNTT.com   2021-09-23 17:30:42


 
  曹衛東:現在,印度預警機國產化主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向外購買。東方、西方國家都在賣預警機給印度。比如,印度向以色列購買了“費爾康”雷達,向俄羅斯購買了伊爾-76運輸機,可見購買的道路是非常通暢的。

  第二步,自主創新。目前,印度創新不了飛機,只能創新雷達,但是它創新不出像“費爾康”這樣的相控陣雷達,於是就研究出了“平衡木”雷達。這種雷達技術雖然不怎麼先進,但也算是創新了一步。

  第三步,邊走邊看。在第二步的基礎上,印度國產化的元素增多了。但是印度想擺脫對外國的依賴,像中國這樣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地研製自己的預警機,目前根本做不到。

  主持人:如果印度國產預警機項目獲得成功,會對印度本國的國防工業水平和軍事打擊能力帶來怎樣的提升?

  曹衛東:如果國產預警機研製成功,對印度的國防工業水平提升不大,但在實際的作戰行動中,可能會發揮比較大的作用。至少可以保證預警機的數量,不至於出現斷檔的情況。雖然預警機在性能上仍有很多不足,但有總比沒有強。

  主持人:不僅是預警機,無論是航母還是戰機,印度都在試圖追求國產化。印度武器裝備的國產化道路現在走得怎麼樣?

  曹衛東:印度基本上是採取“先買後仿、再自己造”的方式,但對這樣的發展道路,我覺得,印度走得並不順暢。印度對武器裝備追求大而全,核武器要擁有,常規武器要擁有,陸軍、海軍、空軍的武器裝備都要發展,而且總想向其他國家的高水平看齊。這樣的話,在發展的過程中,經濟及科技支撐不夠的問題就會凸顯出來。比如,印度的“光輝”戰機大概造了20年終於仿造出來了,但是一個落後20年的產品,如果拿去和別人較量,又怎麼能處於優勢呢?

  主持人:正如中國的一句老話,欲速則不達,貪多嚼不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