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俄媒盤點年內戰略武器發展成就
http://www.CRNTT.com   2021-09-10 10:39:57


 
  同時,“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開展測試工作,其搭載“母艇”09852型特種任務核潛艇完成首航試驗,將於年底服役。此外,俄媒披露,“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已開展2次模擬發射測試,“俄軍將具備從最隱蔽的地方對全球任何地域進行攻擊的能力”。

  在“軍隊-2021”國際軍事技術論壇期間,俄軍宣布已接收2枚“先鋒”陸基高超音速導彈。年底,南部軍區首個配備該型導彈的導彈團將實現6枚滿編。同時,第2個導彈團的部署工作也已展開。

  “匕首”作為最早進入戰鬥值班的空基高超音速武器平台,已在南部軍區戰鬥值班2年。中部軍區混合航空兵師正逐步換裝可搭載“匕首”導彈的米格-31BM戰鬥機,計劃年內實施“試驗性戰鬥巡邏”。中部軍區第21混合航空兵師部分蘇-34轟炸機進行改造,近期將掛載該型導彈進行發射測試。此外,西部軍區2個航空兵團和北方艦隊海軍航空兵計劃在年底前接裝“匕首”導彈。

  密織空天防禦網絡

  據報道,俄軍年內首次空天防禦戰略演習,動用A-135戰略防禦系統實施“防核打擊”“攔截高超音速武器”等課目演練,其間模擬國家防禦指揮中心直接指揮和各軍區按任務方向的分級指揮,對俄軍當前戰略預警和反導能力進行有效檢驗評估。

  今年以來,俄軍不斷推進戰略預警體系建設,先後對3座“沃羅涅日”戰略雷達進行現代化改造,在北極摩爾曼斯克及科米共和國增設1座雷達,並啟動克里米亞塞瓦斯托波爾的雷達建設工作。俄邊境地區基本構建起全面覆蓋、相互補充的陸基戰略雷達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