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用電波編織天網 走近東部戰區海航披山雷達站
http://www.CRNTT.com   2021-06-26 09:32:06


 
  在披山島上,從營區到戰位的距離只有710米,還是18度的陡坡。當戰鬥等級轉換的警報響起,官兵們就要迅速跑到戰位。

  這段路,雷達技師杜從志已經跑了19年,無論島上條件如何艱苦,無論裝備、編制如何改變,這位老兵都秉承“老虎連”的精神,忠誠而堅毅地駐守在戰位上。他說:“因為這裡是祖國的最前哨,更是履行軍人使命的最前哨。”

  2013年以來,披山島對空警戒偵察任務更加繁重,轉入一等戰鬥值班也成新常態。

  在狹小的指揮方艙裡,尺寸屏幕上每一組跳動的數字體現著錯綜複雜、瞬息萬變的空情態勢。操縱員在滿屏的雜波中快速捕捉跟蹤目標、報務員用密碼將空情數據準確傳送、標記員將航線清晰標注在作戰地圖上……整個系統高效配合,快速反應,精准地將空情信息匯入指揮網絡。披山島官兵們在東海上空織起一張天網,引導戰機戰鬥,保障雄鷹歸航。

  走進新時代,為戰而練、以戰領訓成為練兵備戰的時代主旋律。“隨著高性能雷達的列裝,我們不斷創新訓法,挖掘裝備性能,促進戰鬥力轉化生成。”伊建明說,“只有不斷升級自身能力,才能為備戰打仗發揮更大作用。”

  事實上,新列裝的高性能雷達已不再需要人工口報,但官兵們在日常訓練中仍然注重測報口報、手工標圖、沙盤作業等傳統課目訓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