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羅斯“海洋強國夢”背後的航母羈絆
http://www.CRNTT.com   2021-06-16 09:36:44


 
  長風破浪——重振雄風會有時

  長期以來,西方不斷宣傳“航母無用論”,美國海軍學報也曾暢想如何擺脫“航母依賴症”。但在航母依舊稱雄海洋的今天,航母戰鬥力依舊得到各國的認可,不少國家都在推進本國的航母建造計劃。

  畢竟,作為提供軍用飛機起降的軍艦,航母能夠在遠離國土、不依靠當地的機場的情況下施加軍事壓力並發起進攻。而對有著全球霸權野心的國家而言,一支具備遠洋作戰能力的航母艦隊更是不可或缺的戰略武器,其對國際局勢的影響不容小覷。

  2017年,普京簽署第2030號俄聯邦總統令。該法令明確規定,俄羅斯需要一支強大的遠洋艦隊來保護其國家利益。該艦隊需具備足夠的實力,部署於世界海洋的偏遠地區,可長期自主運行。並且在戰時,具有打贏在近、遠海域具有高科技武器裝備的敵人的能力。同年,俄羅斯提出“2030海軍發展計劃”,將高精度導彈、核潛艇等裝備列入發展日程,並計劃於2025年前開始建造新航母。

  不難看出,從國家戰略和國際局勢出發,俄羅斯未曾放棄發展遠征型藍水海軍的長遠目標,希望以之作為在國際力量的對比較量中參與國際力量格局均衡調整的籌碼。不可否認的是,俄羅斯作為昔日的全球性海上強國,經過多年恢復與發展,現已具備不可輕視的近海防禦與作戰能力,擁有重新崛起為海洋強國的巨大潛力。相信不遠的將來,隨著俄羅斯國力的恢復,遠洋航母戰鬥群的發展被逐步推進,俄羅斯將增強其在黑海、地中海、北極地區等關鍵海域的把控力,同時提升在太平洋、印度洋、南極等遙遠海域的戰略影響力,為俄羅斯全球海洋戰略的展開產生深遠的意義。(

  來源:人民網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