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部戰區空軍地導某旅英雄營:時刻準備劍出鞘
http://www.CRNTT.com   2021-06-10 09:10:22


 
  “砰、砰、砰!”東邊的天空閃光頻現,伴隨著一朵、兩朵、三朵煙雲,“敵”機灰飛煙滅。

  “太不容易了!”第一次帶隊執行實彈打靶任務的營教導員袁天姣十分感慨,“‘英雄營’是靠打仗起家的。如果不敢打或打不中,我們就愧對‘英雄營’這個光榮稱號。”

  凱旋之日往往亦是出征之時。9月11日,“英雄營”歸建。第二天是星期六,部隊休整。袁天姣請假回家,看望家人。12日凌晨1時,袁天姣接到電話:“凌晨5時前趕回部隊。”

  那頭無需多言,這頭不問理由。袁天姣在凌晨3時趕回營區,營黨委戰鬥行動部署會隨即召開。6小時後,全營整建制出發,跨晝夜機動,前推至某任務區域,在短時間內擔負起戰鬥值班任務。

  導彈伴日月,戰位度春秋。這次緊急出征,“英雄營”官兵堅守陣地6個月,隨時準備應對突發情況。袁天姣說:“時刻準備戰鬥、一切對標實戰,是新時代‘英雄營’官兵的不懈追求。”

  記者走進二連發射班,看到每名戰士床前都掛著軍用水壺。“我們每天都會更換水壺裡的飲用水,以備隨時拉動。”發射班班長郭順世解釋道。一個小小的軍用水壺,折射著“英雄營”真準備、真戰備的警覺意識,更印證著備戰打仗意識已經深深刻進“英雄營”官兵的腦海——

  備“衣”之變。以前官兵的床頭櫃裡都是整整齊齊擺放著夏冬常服等,現在打開戰士的床頭櫃,擺放的都是迷彩服、背囊或其他戰備物資。

  跑“位”之變。去年在外地執行備戰任務,遇到空情,熟悉的戰鬥警報聲換成了大喇叭廣播的當地方言“趕集啦”,解除空情也變成了密語“拆房子啦”,官兵隨即跑向戰位根據實戰需要著裝,也不再需要跑直角。

  配“槍”之變。“英雄營”過去執行實彈射擊或其他演訓任務,打的是導彈,一般不會用到輕武器。但實戰中,可能會遇到敵特分子的襲擾或特戰分子的偷襲。現在只要是執行軍事任務,“英雄營”官兵都是荷槍實彈,隨時準備應對突發情況。

  ……

  “實現作戰和訓練一體化,確保全時待戰、隨時能戰,是習主席2021年向全軍發布開訓動員令提出的要求。”採訪結束時,我們走進“英雄營”指揮室,指揮室主任杜韞韜介紹說,“我們營已換裝國產新型地空導彈裝備,具備了組網功能,實現了從‘全營一杆槍’到‘全旅一張網’,再到‘全戰區一盤棋’的躍升。我們再也不是自己單打獨鬥了,而是可以和其他部隊組網,開展協同訓練和聯合抗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