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軍“灰色地帶”衝突理論引關注
http://www.CRNTT.com   2021-04-21 10:07:09


 
  對此,美國國內也有不同理解。有觀點認為,從短期來看,應對“灰色地帶”衝突,主要是反制和報復措施。比如向對手施加金融和經濟制裁,號召國際力量聯合抵制對手,動用特種部隊和情報機構等。從長期的地緣戰略來看,為抵制俄羅斯等國家,美試圖拉攏巴西、土耳其、印度等國家,進一步建立信任,促進夥伴軍隊之間的人員和信息交流,構建實時共享海上情報系統,共同制定網絡規則等。

  值得注意的是,美軍與“灰色地帶”戰術相配合的手段不斷增多。比如通過“顔色革命”等方式擾亂干涉他國內政乃至顛覆政權的政治戰;制裁俄羅斯、破壞“北溪-2”天然氣管線項目的經濟戰;資助敘利亞民兵組織偽造化武襲擊新聞的信息戰等。

  戰略走向

  文章稱,“灰色地帶”衝突的漸進性、模糊性要求美國必須制定全新戰略以應對戰時以外的挑戰。儘管當前學說不能完全解決“灰色地帶”衝突,但是通過環境的塑造與整合,可以在必要時強迫對手停止“挑釁”。美國對於“灰色地帶”衝突的重視和對於應對方法的研究,為其未來戰略走向提供了基調。

  一方面,進一步深化全域作戰理念。分析人士指出,“灰色地帶”戰術背後是全域攻勢。美軍認為“灰色地帶”戰術是一種低於傳統戰爭門檻、有意模糊性質界線的漸進性競爭。美軍基於混合戰爭等思想,對“灰色地帶”戰術的實際運用並不局限於美軍這一行動主體,而是在多種情況下以軍事實力為支撐的國家和政府行為,體現出綜合性全域作戰理念。可以預見,美軍為應對“灰色地帶”衝突所實施的全域作戰將更加普遍,其染指邊界也將從特定地區逐步擴展至全球。

  另一方面,進一步衍生多種作戰形式。根據美國政府、軍隊及智庫公布的信息,“灰色地帶”行動包括:網絡戰和信息戰;情報、滲透和破壞活動;向叛亂勢力、非政府組織甚至恐怖主義組織提供政治和經濟支持;使用執法部隊或偽裝成平民的正規軍執行傳統意義上的軍事行動;實施特種部隊行動,包括提供顧問、訓練,甚至直接發動低烈度戰爭;發動代理人戰爭等。可以預見,隨著戰略競爭的演化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其作戰形式將趨於多樣化。

  美軍“灰色地帶”戰術是延承自冷戰以來美基於霸權主義的脅迫傳統,本質上仍是企圖通過威懾、懲戒等手段令對手屈服。當前,單極秩序體系的垮塌和變革已成為歷史大勢,美國不甘於其主導權的衰落,勢必將利用“灰色地帶”戰術獲取局部戰略主動,其發展動向值得警惕。

  來源:中國國防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