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軍研製“金帳汗國”自主協同攻擊炸彈
http://www.CRNTT.com   2021-03-16 10:28:58


F-16戰鬥機空投CSDB-1炸彈。
  中評社北京3月16日電/近日,美國空軍實驗室宣布“金帳汗國”自主協同攻擊炸彈項目完成第二次飛行測試。測試中,一架F-16戰鬥機投下4枚協同式小直徑制導炸彈(CSDB-1)(以下簡稱CSDB-1炸彈)。這些炸彈在下落過程中構建“彈聯網”,自主識別新目標,並根據預設交戰規則對目標進行評估和分配,最終完成對4個選定目標的協同打擊,標誌著該型智能炸彈具備一定自主選擇能力。

  不斷發展的“智能炸彈”

  航空炸彈是最古老的機載武器之一。早期的航空炸彈採用“自由落體”方式打擊目標,命中率較低。1943年夏,德國“弗里茨”-X滑翔炸彈投入使用。這種炸彈採用無線電指令制導,依靠彈翼滑翔飛向目標,打擊精度明顯提升。1943年9月9日,納粹德國空軍轟炸機對投降盟軍的意大利艦隊進行空襲,先後從6400米高空投下12枚“弗里茨”-X滑翔炸彈,其中2枚準確命中一艘戰列艦並將其擊沉。這是制導炸彈首次亮相戰爭舞台。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各國開始研製精確制導炸彈。越南戰爭期間,美國推出採用電視/激光制導的“白眼星”和“寶石路”兩款制導炸彈,命中精度進一步提高。同一時期,蘇聯也推出KAB-500和KAB-1500兩款制導炸彈。

  海灣戰爭後,為解決在惡劣氣象條件下的制導問題,美國研製出JDAM聯合直接攻擊炸彈,採用全球定位系統+慣性導航系統制導,具備全天候精確打擊能力。同一時期,俄羅斯也推出KAB-500S衛星制導炸彈。

  在制導技術升級的同時,為提升炸彈射程,各國開始研製滑翔制導炸彈,如美國GBU-15激光制導滑翔炸彈和JDAM-ER增程型聯合直接攻擊炸彈等。近年來,伴隨著炸彈小型化趨勢,諸如美國GBU-39小直徑制導炸彈(以下簡稱GBU-39炸彈)、俄羅斯“雷霆”高精度滑翔炸彈等小型制導炸彈也紛紛面世,使戰機能夠攜帶更多制導炸彈。

  “金帳汗國”的新概念

  2015年6月,美國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發布報告《維持美國的精確打擊優勢》,分析強對抗環境下打擊100個目標的炸彈消耗情況。報告稱,如果強對抗使戰機投下的精確制導炸彈僅有10%能到達目標,那麼打擊100個目標需使用約4500枚傳統精確制導炸彈。如果這些炸彈之間能建立數據鏈接,自主評估炸彈消耗量和目標毀傷情況,重新規劃攻擊目標,可最大限度節省炸彈消耗量,僅需1000枚炸彈就能完成同樣任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