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彈武器裝備性能先進、技術密集、系統複雜,看似操作簡單,實則對官兵科技素養要求更高,只有最大限度調動官兵科技練兵的積極性和能動性,才能為導彈騰飛插上“科技之翼”。
記者看到,從火箭軍黨委機關到基層一線,科技之光照亮礪劍之路。
連續多年舉辦的“長纓論壇”,火箭軍黨委常委集體出席,邀請名家大師授課輔導,在跨學科、跨領域、跨軍地的高端學術研討中,碰撞創新思路、交流攻關經驗、破解超越難題。
火箭軍裝備部定期舉辦“三小”革新競賽和創新創意項目競賽,發掘部隊優秀科研成果,激發科研創新活力潛力,提高部隊運用科技創新手段解決備戰訓練中現實問題的能力。某部助理工程師趙彥磊研究開發的“導彈陣地工程某技術體系”在競賽中獲得優勝獎,與其他14個項目一起被火箭軍列入年度科研計劃進行重點扶持。趙彥磊深有感觸地說:“能搭上重點扶持的快車,自己也沒想到,更激發了自己科技創新的動力和活力。”
科技練兵,離不開堅實的人才支撐。
某基地著眼打造作戰決策“智囊團”、技術把關“主力軍”、實用科研“孵化器”,調整優化技術力量配備,讓技術專家團隊知識結構更完善、創新活動動力更足,讓普通士兵也有了展示“草根科研”的舞台。
工程師湯正平被一紙調令調到深山溝裡的某導彈旅,到一個急需專業人才的崗位擔任負責人。上任以來,他在某新型導彈作戰演練時的排兵布陣中,創造性地完成多項與應急防護任務有關的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