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在非洲“保障點”的反制意義
http://www.CRNTT.com   2020-11-26 17:33:39


 
  屆時,黑海的塞瓦斯托波爾港、地中海的塔爾圖斯海軍基地,以及紅海的蘇丹港海軍基地,將形成一個遙相呼應、不斷延伸的基地體系,大幅提升俄海上力量的投射能力,有助於俄更為積極地參與地區事務,提升國際影響力。同時,這一布局也有助於俄羅斯打破美國和北約長期以來對其的戰略圍堵。

  當然,提升大洋海軍實力也好,打破戰略圍堵也好,都不會是一帆風順。

  一方面,美國的制海權思想由來已久,控制重要海上通道安全是其長期以來固守的觀念。近年來,美國不斷推進印太戰略,還將其太平洋司令部改為印太司令部。對於俄海軍暢通無阻地進入紅海並持續拓展其在印度洋的影響力,美國自然很難長期容忍。雙方海軍將來在紅海或者印度洋上演“近距離接觸”,也是可以想象的事。

  另一方面,俄的經濟實力能否支撐海洋大國夢想也存在著變數。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低迷,財政收入嚴重依賴能源出口的俄羅斯注定要過上一段緊日子。而且,除了正常的訓練與裝備採購外,俄有限的軍費還要維持在敘利亞的反恐行動、在納卡地區的維和行動,並完善在克里米亞、北極以及塔爾圖斯港等軍事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難免捉襟見肘。不久前,俄財長還要求國防部削減10%的軍人員額,以縮減國防預算,減輕國防負擔。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