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俄“厲兵秣馬”劍指蒼穹 誰能制霸深空?
http://www.CRNTT.com   2020-06-05 10:30:45


 
  二是軟硬結合,探索發展多樣化空間對抗手段。在發展空間對抗技術時,既發展對敵方裝備進行直接摧毀的硬殺傷能力,也重視發展利用先進的光電技術使敵方暫時喪失作戰能力的軟殺傷手段。2007年3月,美國“軌道快車”進行了一次太空修復衛星和捕獲衛星試驗項目測試修復衛星,進行各類儀器和技術的太空試驗;演示自主衛星維修技術的水平,旨在延長各類衛星和航天器的使用壽命。“軌道快車計劃”驗證了對近地軌道航天器的交會、捕獲、控制及服務能力。

  三是天地一體,不斷完善空間態勢感知和攻防能力。美國在其《國家安全空間戰略》中,首先從戰略層面提出優先發展空間態勢感知裝備,同時,均衡發展進攻性空間對抗技術,多渠道發展防禦性空間對抗技術。空間態勢感知要實現對空間的全面覆蓋,提高深空微小目標的探測、跟蹤精度,提高空間態勢感知的時效性,實現對峙特定空間目標或局部空域進行目標特性識別和環境監視。在此基礎上,將現在對空間目標的監視、探測、跟蹤能力,發展為面向空間對抗作戰的一體化空間態勢感知能力。

  伴隨海洋、大陸的不斷“開採”,世界大國逐漸把重心轉移到空天領域。事實上,這場無聲的爭奪早已開始,這場所謂“站得高,望得遠”之爭究竟又能達到何種白熱化的地步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人民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