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軍陸海空全面進入高超音速時代
http://www.CRNTT.com   2019-12-30 10:07:52


帶“匕首”導彈的米格-31戰鬥機。
 
  據介紹,目前由改進型米格-31戰鬥機攜帶的“匕首”高超音速導彈已投入戰鬥值班,它可配備核彈頭和常規彈頭,能突破現有防空和反導系統的攔截,摧毀2000公里外的目標。同時俄羅斯還在研發海基和陸基“鋯石”高超音速導彈系統,它的射程達1000公里,使用高超音速衝壓式發動機,目前主要用於摧毀敵人的軍艦。俄軍計劃於2020年正式配備這款導彈。

  俄羅斯《國家軍火庫》雜誌主編阿列克謝·列昂科夫稱:“這兩款高超音速導彈的極高速度可增強其有效突防能力,目前美國在高超音速領域正在追趕我們,他們在研發高超音速打擊武器,而且還試圖研發高超音速防空導彈,以便進行攔截。因此,俄羅斯進一步改進高超音速導彈性能,根本目的是為保持領先地位。”

  美國被拉開差距

  CNN承認,在這場高超音速軍備競賽中,美國落於下風。相比俄軍已經服役的高超音速導彈,美國空軍在今年才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簽署高超音速導彈的研製合同,最早也要到2023年才能服役。《日本時報》29日稱,美國防長埃斯珀承認,高超音速武器是美國未來遠程打擊能力的優先發展方向,但“美國可能需要花費數年才能具備這樣的能力”。美國《國家利益》網站稱,美國發展高超音速武器還面臨一個更嚴峻的現實——經費不足。報道稱,當前美國既想維繫龐大的現有戰爭機器,又要更換冷戰期間服役的大批裝備,還要新建太空軍並進行高超音速軍備競賽,軍費早已入不敷出。

  不過俄專家認為,並不是俄羅斯主動挑起的高超音速軍備競賽。列昂科夫表示,“先鋒”導彈服役是對美國在歐洲不斷加強軍事活動做出的有效回應。他說:“如果美國在歐洲部署中程導彈,只需要15-17分鐘就能攻擊我們領土上的目標。‘先鋒’高超音速導彈服役後,在同樣的時間裡,我們能以每小時約3萬公里的速度對敵人目標發動反擊,以‘後發先至’的方式消除可能的打擊。”

  俄羅斯《國防》雜誌主編伊戈爾·科羅特琴科表示,美國想在高超音速領域追上俄羅斯,需要花費巨額資金。俄羅斯以極低成本發展出自己的高超音速武器。“俄羅斯是按照自己遏制原則進一步完善高超音速武器的,俄軍並不打算首先對美國和北約發動攻擊。我們是讓潛在的對手明白,如果與我們發生戰爭,那麼在我們的軍火庫中可使用這種武器給其造成致命的打擊。我們將保持戰略平衡,遏制潛在的侵略者做出對俄羅斯的不合理和魯莽的決定。”

  來源:《環球時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