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發展戰略與動力能力
http://www.CRNTT.com   2019-12-06 08:37:40


  中評社北京12月6日電/全球各種力量和趨勢交匯融合,推動著全球經濟格局的調整和重塑。中國經濟的未來既不能簡單地以過去長期增速來推測,也不能簡單地以當期增速來推測。對於中國經濟的未來,我們必須預留足夠的想象空間,甚至想象不到的空間。

  經濟參考報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魏際剛文章表示,從國家戰略部署看,未來一、二十年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需取得明顯效果的時期,是去贏得長遠未來的關鍵階段。中國能否跨越發展的陷阱和高墻,完全取決於自身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的效果。良好的效果如何取得,是綜合因素共同決定的結果。其中,發展理念、發展戰略、發展動力和發展能力則是影響經濟未來的重大戰略問題。中國經濟發展要有系統思維,制定出富有遠見的戰略,著力優化動力結構,增強持續發展的能力。

  以系統思維來謀劃中國經濟

  文章認為,中國經濟發展需從歷史、地理、增長、未來、聯動、新科技、國際和空間等多個維度綜合考慮。

  歷史維度,中國經濟發展不能脫離傳統經濟,不能脫離現有產業基礎;地理維度,中國經濟發展需考慮東部沿海、中部平原、西北部山脈以及大江、大河、湖泊、濕地、河流等山川大勢;增長維度,中國經濟發展要把保持宏觀經濟穩定、結構升級有機結合,處理好短期增長和長期競爭能力提升的關係;未來維度,中國經濟發展要順應未來發展趨勢與潮流,把握未來,面向未來;聯動維度,中國經濟發展要考慮與社會、環境、生態、文化、政策的關係;新科技維度,中國經濟發展需考慮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和新生產方式的充分利用,抓住新科技革命催生新產業的戰略機遇;國際維度,中國經濟發展要從世界大環境下確定比較優勢,密切關注世界經濟結構和格局調整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空間維度,中國經濟發展要與空間布局優化相結合,從區域經濟一體化、城市群發展、空間結構調整和優化等角度考慮經濟結構優化升級。

  科學制定經濟發展戰略

  文章指出,中國經濟發展戰略的內在邏輯是,以滿足需求作為經濟發展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多元驅動作為滿足需求、由大變強的現實途徑,以協調來校正發展的不平衡,以靈活變化作為戰略補充,以全球範圍資源配置來實現大國崛起。

  需求導向戰略。需求是經濟發展的原動力。經濟發展要以需求為導向,以市場為核心,從體系、結構、布局、數量、品質、價格、服務等滿足不同層次、不同維度的需求,使經濟體系與國家戰略需求相吻合,經濟結構與需求結構相匹配,經濟發展與國內需求條件相適應,能力與需求質量相符合。企業不是簡單地了解用戶需求,而是要針對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

  多元驅動戰略。中國區域經濟和各類產業發展階段的差異性決定了中國需要構建一種由要素、投資和創新有機組合的多元驅動機制,既能充分發揮中國初級勞動力和自然資源較為豐富以及初級加工基礎較好的比較優勢,又能夠逐步實現從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從低增加值向高增加值、從低生產率向高生產率的轉變。創新既是滿足需求的重要手段,又是解決問題、提升效率和生產力、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實現從“依附跟進”到“跨越發展”、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關鍵舉措。構建由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微創新等組合的多維度多層次創新體系。

  協調發展戰略。從經濟發展最佳效率和效果的角度,完善和優化產業體系與結構,協調產業內、產業間、產業體系與外部的關聯因素。從產業各自分散發展向多產業聯動轉變,實現工業、農業和服務業協調發展,產業發展統籌國內和國際、城市和農村、民用與軍工、基礎和應用、實體與虛擬、重點與非重點、短期與長期;統籌產業與生態、環境、社會、貿易、宏觀經濟的關係;統籌傳統、新興和未來產業發展;統籌高增長、中增長和低增長產業發展;統籌勞動密集、資本密集、技術密集和知識密集型產業發展;統籌上下游、大中小企業發展。

  靈活變化戰略。發展不能墨守成規、機械教條,而以靈活、混合、變化的方式去適應時代變遷、空間變化和應對不確定性,不同地區、行業和企業根據實際差別化發展。“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產制宜。”競爭力強的產業和企業實施“大規模作戰”,競爭力弱的產業和企業進行“游擊戰”,做到“攻守兼備、內外兼顧、形式多樣、靈活自如,游刃有餘”。

  植根世界戰略。中國經濟要深植於世界的資源、生產、研發、設計、創新、貿易、金融和知識等體系。加強國際合作交流,以高度開放和對外連接的國內市場,集結全球資源和要素,兼收並蓄,多元融合。構建多元化國際市場,穩定擴大傳統市場,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努力發展潛力市場。根據國際化能力、目標市場和可能的風險,分產業確定國際化戰略和策略,既反映國內需要,又順應世界潮流,“利他共生、共創共享、互利共贏、文化融合”,形成“中國與世界共同成長,中國與世界良性互動”的格局。

  優化經濟增長動力

  文章表示,中國經濟要贏得長遠未來,關鍵在於持續優化動力結構。

  優化產業增長動力。企業層面,加快培育和發展新理念、新型態的新型市場主體;加快發展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加快推動國企業走效率增長道路。產業層面,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新產業培育、產業合理轉移、提升產業集群水平、產業生態構建和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實施創新驅動,鼓勵自主創新和自主研發,發揮技術進步的力量,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和新興產業。根據東中西產業基礎、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比較優勢,推動地區間產業合理分工。

  優化投資增長動力。優化投資結構;政府投資更多投向基礎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基礎研究、社會保障、教育、健康等領域;推動投資主體多元化,運用財政政策啟動民間投資需求,利用好居民儲蓄;激發資本市場,提高全社會的投資質量與數量;通過適度補貼、融資便利和市場競爭性、自由性和流動性,提高人力資本投資回報率。

  優化內需增長動力。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內生需求,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挖掘新需求,鼓勵綠色消費,促進消費結構升級,提高居民消費水平;改善居民生活,構築社會安全網以增強消費信心,提升隱性需求。加快城市化進程,促進農村人口合理轉移,將城市發展與產業結構布局調整結合起來,建立規模優化的城市經濟,發揮城鎮化在經濟增長、轉移勞動力、資源合理高效配置方面的重要貢獻。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