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德國軍費增長背後的“變”與“不變”
http://www.CRNTT.com   2019-11-28 16:37:48


 
  在能力發展上尋突破

  不容忽視的是,除了北約、歐盟等外部因素,德國增長軍費有著重要的內部考慮。

  在德國,國防與安全政策轉型已成為多方共識。2016年7月,德國發布10年來首部國防白皮書《安全政策與聯邦國防軍未來》。白皮書指出,德國將推行更積極的外交政策,在國際安全事務中發揮大國作用。白皮書不僅強調德國的安全與北約、歐盟不可分割,更明確表達了德國在北約和歐盟發揮更大影響力的強烈意願。因此,德國決定響應2014年北約威爾士峰會決議,在10年內實現軍費預算占GDP2%的目標,並將軍費預算的20%用於新裝備採購,以擴大國防軍的規模和更新軍事裝備,使其能夠應對國內和海外的部署任務。隨著美國的戰略調整,德國更加希望強化自身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

  德國國防與安全政策轉型主要基於兩個方面考慮:一是重塑自身大國地位。二戰後,德國在國際事務中一直保持低調,“軍事”很多時候都是禁忌話題。但隨著綜合國力提升和自身和平形象的穩固,德國已不再滿足於國際事務“弱勢參與者”的角色;二是強化武裝力量的建設運用。相比英國、法國,德國軍費投入長期較低,許多裝備老化和缺乏維護保養,聯邦國防軍的員額也保持在較低水平。德國希望發展與其戰略目標相匹配的武裝力量。

  此外,對於德國基民盟而言,近期民調支持率持續下滑,選舉形勢不容樂觀,增加軍費、提振國防部形象,有利於挽回失去的選民。就基民盟主席卡倫鮑爾個人而言,出任國防部長對於她未來競選總理至關重要,因此推動軍費增長勢在必行。

  既有雄心又有困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