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俄軍電子戰武器:從暴力干擾到循循善誘
http://www.CRNTT.com   2019-11-09 10:19:10


 
  “借力打力”之誘導欺騙

  前不久,俄國防部的一則消息引起多國高度重視。據該消息稱,俄軍將在加裡寧格勒等主要戰略方向部署最新型的“撒馬爾罕”電子戰系統。這次,俄軍方沒有披露該系統的任何性能,顯然它處於嚴格保密狀態。

  有專家稱,俄“撒馬爾罕”電子戰系統能夠將“戰斧”巡航導彈變成“回旋鏢”,讓其飛回發射地,起到“借力打力”的效果,還能夠讓發射“戰斧”巡航導彈一方的雷達、通信和導航設備失效。

  其實早在2017年初,“撒馬爾罕”電子戰系統就已經部署在位於北摩爾斯克的北方艦隊總部,而後又列裝到北方艦隊的驅逐艦、巡洋艦、反潛艦等絕大多數水面艦艇上。俄國防部當時稱,“撒馬爾罕”將配合“斯威特”電子戰系統,對現役的“摩爾曼斯克-BN”電子戰系統進行補充。據稱,在敵軍鎖定俄方的目標時,這型電子戰武器就開始發揮作用。它會運用電子誘騙手段干擾敵軍武器的敵我識別系統,讓敵方武器認為電子戰武器設置的另一個目標是其初始預設的打擊目標。

  俄軍認為,最新型的“撒馬爾罕”電子戰系統對誘導欺騙“戰斧”巡航導彈非常有效。在作戰行動中,戰斧巡航導彈飛行速度約為0.9馬赫,在飛行上千公里的過程中,它需要不斷地對預設目標進行鏡像匹配、GPS全球定位修正等。一般來講,導彈尾翼在飛行過程中方向不會驟變,一旦被干擾發生滾轉,就會自動爆炸。俄軍利用這一原理,將“撒馬爾罕”電子戰系統部署在俄東西部的邊境,以干擾可能來襲的“戰斧”巡航導彈。即使不能使“戰斧”作為“回旋鏢”飛回發射地,也可以讓其錯打目標或提前爆炸。

  有專家認為,俄軍在研發和運用電子戰武器上,正在走上實施電子誘導欺騙等新的“巧對抗”之路,而未來的電子戰平台很可能進一步增加人工智能的元素。(來源:解放軍報;作者:馬浚洋——國防科技大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