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東風41”第十次試射成功 接近服役?
http://www.CRNTT.com   2018-06-08 14:30:12


 
  “多彈頭技術研製的初衷就是為了提升導彈的打擊毀傷能力和突防能力。”蘭順正說。

  有計算表明,如果1顆100萬噸當量的單彈頭對面狀目標的摧毀能力為1的話,那麼將3顆20萬噸當量的彈頭在一定範圍內均勻分布,其摧毀能力可以達到1.03。也就是說,3顆20萬噸當量的核彈頭,雖然總的當量小,但起到的破壞效果反而更好。

  同時,多顆彈頭同時攻擊也提升了導彈的突防能力。此前有專家對記者表示,對於分導式多彈頭來說,首先不知道何時何地釋放彈頭,其次難以判斷每個彈頭的彈道和攻擊目標,因此即使你有與彈頭數量匹配的攔截彈,也難以攔截它。

  記者了解到,對美俄等大國的洲際彈道導彈來說,分導式多彈頭已成“標配”。“民兵”-3是美國第一種裝備分導式多彈頭的地地戰略彈道導彈,而其“三叉戟”II D5潛射彈道導彈最多可帶14枚分導式多彈頭。俄羅斯的“布瓦拉”潛射彈道導彈可攜帶10枚核彈頭,且彈頭可實施高超聲速機動。至於其“薩爾馬特”洲際彈道導彈則能攜帶10到15枚分導式核彈頭。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