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透視美英法聯軍空襲敘利亞
http://www.CRNTT.com   2018-05-08 18:24:52


(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5月8日電/4月14日,美英法三國以“敘利亞使用化學武器”為由,對敘利亞發動了軍事打擊。近年,美國主導的針對敘利亞的軍事行動,造成大量平民傷亡,毀壞多處民用設施、醫療機構、文物古跡和難民營,是對他國人權的粗暴侵犯。僅就軍事行動自身而言,此次空襲敘利亞,在多國聯軍作戰、打擊目標選擇、作戰節奏控制,以及巡航導彈攻防等諸多方面,折射出現代信息化作戰的一些典型特征。本報特組織有關專家學者圍繞此次軍事行動,從多側面多角度進行理論分析,以饗讀者。

  戰略性空中打擊出現新變化

  戰略性空中打擊,能夠快速響應政治需要,有效達成戰略企圖

  從華盛頓時間4月11日上午8時30分左右,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推特網站上揚言用導彈打擊敘利亞,到13日晚8時30分左右,美英法發起對敘利亞的空中打擊,並於90分鐘內結束戰鬥。網民們也許還沉浸在談論特朗普的草率時,美英法聯軍卻實實在在給了世界一個大大的錯愕,閃電般實施了一次以巡航導彈為主的戰略性空中打擊。海灣戰爭以來,以空、海基平台為主,採用精確制導彈藥發起的戰略性空中打擊作戰,反應快速、行動敏捷、打擊精准、收放自如,在國家政治需要的時候即召即來,在快速機動狀態下即打即離,戰爭代價小,政治風險低。在既希望制服對手又希望減少附帶損傷,既希望達成政治目的又不願擴大戰端的情況下,戰略性空中打擊作戰是快速響應政治需要、彰顯政治意志的理想方式。空中打擊攻擊迅猛、威力強大、運用方式靈活,既能夠聯合陸地、海上力量實施非接觸全縱深打擊,迅速達成戰略戰役目的,又能夠以相對獨立的使用方式,給敵方短促猛烈突然打擊,一擊制勝;既可在常規條件下施展威力,又能在核條件下發揮作用。特別是近年來隨著隱身戰機、無人機、巡航導彈以及各類防區外打擊兵器的不斷發展,空中力量可以更加敏捷的快速反應能力、更加精准的目標攻擊能力、更加強大的破壞威力、更加良好的陸海軍協同作戰能力,實施全時全維的空中打擊,精准高效達成戰略企圖。

  基於效果,精選目標,作戰意圖更直接

  空襲行動後,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懷特表示,美英法三國針對敘利亞境內的3個目標,發射了105枚導彈,全部命中目標,表示意在摧毀“敘利亞使用化學武器的能力”,“並不是要迫使敘利亞更換政權”,美國對敘利亞的政策也將延續不變。與戰前美聯社報道的,美英法三國首腦溝通初步打擊敘利亞8個重點目標相比,有明顯減少。此輪打擊的目標,可謂是精心選擇。與去年美軍打擊敘利亞空軍基地相比,都是打著所謂的“制裁敘利亞使用化學武器”的旗號,但在首選打擊目標上卻發生較大變化,獲得的作戰效果和影響,也有較大提高。去年對沙伊拉特空軍基地打擊,幾乎沒有使機場跑道和跑道上的戰機受損,打擊過後不久,敘利亞就有蘇-22戰鬥機從該機場起飛執行作戰任務。不排除是基於此前效果的不盡如人意和此次制裁力度的提升需要,本次對敘利亞的打擊行動,直接瞄准了與所謂“化學武器”相關的幾處目標,毀傷效果較為突出,政治意圖更加明顯。基於效果的目標選擇,使軍事打擊行動與政治、經濟、外交等領域對抗的聯繫更加緊密。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