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殲20現身!這部紀錄片展示了哪些國之重器?
http://www.CRNTT.com   2018-03-05 09:55:18


 
  航天也是中國在科技探索領域的堅實發力點與成果庫。嫦娥3號首次實現月球軟著陸,創造了在月工作時間最長紀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提前實現全部既定科學目標,這使中國量子通信領跑世界。畫面中,還出現了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進行交會對接的畫面,以及中國未來空間站的模擬畫面。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曾指出,發射天宮二號是中國建設空間站“雄心”的關鍵一步,美國應放棄現行的不合作政策,盡早與中國在太空領域開展合作。無獨有偶,據俄媒近日報道,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公司與中國國家航天局簽署協議,計劃合作探索月球和深空、建立月球項目數據中心。

  站上科技制高點,中國已經有足夠的底氣擁抱未來。正如片中中國航天員景海鵬在與中國最高領導人進行天地通話時所說的:“我們為偉大祖國感到驕傲與自豪。”

  決勝千里的強軍利器

  或許是片長受限,備受中國軍迷關注的國防軍隊建設篇在片中筆墨並不太多,但亮點卻不少。片頭處有空警2000與殲-10戰機劃破長空的鏡頭,中間又對中國軍隊建設進行了一段精彩呈現,先後出現了運-20、東風戰術導彈、履帶式運輸車、PLZ-05自行榴彈炮、“紅旗17”野戰防空導彈、殲-11、殲-20、轟6K、殲-15艦載機和航母遼寧艦的畫面。還多次出現中國現代化戰艦的畫面,既有驅護艦,也有大型登陸艦,還有國產航母下水時的雄偉身姿。

  軍隊現代化是一個國家科技硬實力的直接檢驗。儘管影片中對中國軍力現代化著墨不多,但精彩鏡頭值得細細捕捉,尤其是影片稍後部分,先是用1分鐘多的鏡頭集中展示了建軍90周年閱兵、裝甲機動、火炮發射、傘兵空降、戰術導彈發射、導彈防空、空地打擊、隱形機飛行、空中加油、特種機降、艦載機滑躍起飛等場景,堪稱是解放軍主戰裝備的集中快閃。隨後又鏡頭一轉,還原也門撤僑的過程,用真實的非戰爭軍事行動事例闡明強大國防和軍隊對維護國家安全發展、維護民眾安全的特殊意義。記者發現,也許是為了突出也門撤僑時的實際撤僑行動,片中給當時直接執行撤僑任務的導彈護衛艦臨沂艦一個大大的特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