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2017,眾多中國撒手鐧裝備令世界驚嘆
http://www.CRNTT.com   2017-12-29 17:28:34


 
  第四代隱身戰鬥機殲-20小批量服役

  在7月30日慶祝建軍90周年閱兵式上,殲-20首次參加閱兵展示。這是它繼2016年11月1日在珠海航展上首次飛行展示“驚鴻一瞥”後,第一次以戰鬥姿態、三機編隊飛行方式進行公開展示。

  殲-20是中國自行研製的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第四代重型隱身戰鬥機。9月28日,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目前,殲-20飛機已經列裝部隊,試驗試飛工作正在按計劃順利推進。”

  殲-20是繼美國F-22A、F-35和俄羅斯T-50之後第四個試飛成功的第四代戰鬥機。儘管T-50(俄稱第五代)在2010年1月29日首次試飛,殲-20在2011年1月11日首次試飛,T-50先於殲-20飛上藍天,但在服役時間上,殲-20超越了蘇-57,成為繼美國空軍F-22A之後第二個服役的重型隱身戰鬥機。

  與美俄採用常規布局的3種型號第四代戰鬥機不同,殲-20沿用了殲-10戰鬥機的小型鴨式前翼布局結構,增大升力和敏捷性。有人認為,採用鴨式布局可能會增大雷達反射截面積,不利於提高隱身性能。如果在空戰中,戰鬥機與戰鬥機進行頭對頭的前向探測,鴨式布局對隱身性能的影響並不大。

  第四代戰鬥機的超級信息優勢也是一大特征,埋在戰機機頭內部的多功能雷達採用有源相控陣技術體制。有源相控陣雷達把傳統的目標探測、目標跟蹤與鎖定、目標照射等雷達功能,以及敵我識別、有源干擾、地形跟蹤飛行、通信等功能融合於一體,實現一部雷達多種功能多項用途。與F-22A及早期的F-35相比,殲-20戰鬥機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綜合性能更勝一籌,且在雷達與機載武器的一體化設計和適配性等方面也有明顯優勢,這主要源於後發優勢和雷達、航空武器技術的快速提升。

  不過,殲-20在發展中也遇到了部分技術難題,主要是高性能的國產新型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尚未過關。目前,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正在全力攻關殲-20的配套渦扇發動機,相信再有幾年時間,配備“中國心臟”的殲-20B戰鬥機定會翱翔藍天,更好地擔負起維護國家主權、保衛領空安全和保證領土完整的光榮使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