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在韓國首都首爾,民眾為“慰安婦”少女像戴上了帽子和圍巾。 |
中評社北京12月29日電/外媒稱,據韓國外交部的《韓日慰安婦協議》審查專案組調查,朴槿惠政府2015年12月28日與日本達成的協議另有隱情,在對外保密的協議內容中,韓國政府承諾努力說服涉“慰安婦”公民團體接納協議,不援建海外“慰安婦”少女像。
據韓聯社12月27日報道,專案組還在當日公布的報告中指出,日方希望韓方不要使用“性奴”一詞,韓方在保密協議中響應稱,韓國政府只用“日軍‘慰安婦’受害者問題”這一官方口徑。報告指出,被問及除韓日外長聯合記者會公布內容外,有無其他協議時,前政府只回答,沒有另就少女像達成協議,隱瞞了保密協議內容。雖然未在保密協議中約定拆除少女像或阻止在海外為“慰安婦”樹碑,也沒有承諾不使用“性奴”表述,但為日方日後伺機干預留下餘地。
報告還指出,韓國政府從談判初期就把涉及“慰安婦”團體內容視為保密事項,這是以政府為中心的思路開展談判,而非以國民為中心、以受害者為中心。2015年4月韓日舉行第四次高層談判並就臨時協議內容達成一致,之後韓國外交部召開內部會議,並梳理了4個需要修改或删除的事項。其中包括保密協議中的海外紀念碑、“性奴”表述、少女像問題和對外協議中的少女像問題,說明韓國外交部已經認識到保密協議可能帶來的副作用。
專案組認為,在年事已高的受害者一一作古的情況下,前政府希望盡早解決“慰安婦”問題,未能在談判過程中充分徵求受害者的意見,而以體現政府立場為主,時任總統朴槿惠也表現出在韓日恢復邦交50周年的2015年達成協議的強烈願望。
專案組還批評,朴槿惠當初將“慰安婦”問題取得進展設定為韓日首腦會談的門檻,把“慰安婦”問題與韓日關係掛鈎試圖通盤解決未果,反而導致韓日關係惡化,隨著國際形勢變化,改弦更張造成政策混亂,總統、談判負責人和外交部之間缺乏溝通,未能根據環境變化及時調整修正政策方向。
專案組指出,韓日關係惡化造成了美國介入韓日之間歷史問題的後果。在這一外交環境下,韓國政府面臨不得不與日本談判盡早了解“慰安婦”問題的困境。報告如此回顧談判背景,暗示美國曾干預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