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宙斯盾”登陸,日本打的什麼如意算盤?
http://www.CRNTT.com   2017-12-22 09:54:19


陸基“宙斯盾”垂直發射系統模擬發射攔截彈示意圖。
 
  2013年, 陸基“宙斯盾”在夏威夷考愛島的太平洋靶場“上岸”。那麼,海上的“宙斯盾”和岸上的“宙斯盾”有何異同呢?

  ——甲板室外形結構大同小異。陸基“宙斯盾”與艦載“宙斯盾”結構極為相似,布置在甲板外形的鋼筋混凝土四層建築中。頂層是AN/SPY-1雷達室,第三層是作戰信息中心和操作指揮平台,一二層是電源及冷卻系統。

  ——主要武器部件通用。陸基“宙斯盾”垂直發射模塊由大名鼎鼎的MK-41垂直熱發射系統改進而來,配置的是與海基同一系列的“標準”系列攔截彈。其最新型號“標準-3 Block 2A”飛行速度較上一代提高了60%,攔截高度可達500千米,還可以攜帶具備太空環境打擊能力的動能彈頭。

  ——模塊設計創新突破。陸基“宙斯盾”系統的甲板室及其配套設施與垂直發射系統相距5千米,採用遙控操作,並未像海基系統那樣緊凑地部署在一個區域。此外,整個陸基“宙斯盾”的載體建築採用模塊化設計,運用小型螺栓連接並配備升降纜繩,在美國製造完成後,所有部件被打包,由標準集裝箱運到海外部署地,如同拼裝樂高積木般組裝和拆解。

  一貫伎倆:

  日美心機重重

  此番,日本部署陸基“宙斯盾”,絕不是單純響應美國總統特朗普亞洲行期間“大量購買美國武器”的號召那麼簡單,更多的是從日本自身利益和政治野心考量。那麼,這次“宙斯盾”登陸,日本又打的什麼如意算盤呢?

  經濟算盤。早在2013年11月,美日就商定正式啟動研究引進以陸基“宙斯盾”和“薩德”為主的反導系統。韓國引進“薩德”是美國掏錢,而日本部署“宙斯盾”則純粹自費。這一次,日本棄選“薩德”而選“宙斯盾”,看似是顧忌半島周邊國家的抵制反對,主要原因恐怕還是看准了“宙斯盾”比“薩德”划算,想花小錢辦大事。與“薩德”相比,陸基“宙斯盾”射程更遠,防禦範圍更大,部署兩套就可以覆蓋日本全境,一套才花7-9億美元;而“薩德”一套高達9-11億美元,如果引進“薩德”,則需要多套(部)才奏效。不僅如此,陸基“宙斯盾”所用最新型“標準-3 Block2A”攔截彈由美日共同研發而成,所用雷達部分材料也由日本軍工企業提供,如此也算是“利益均沾”、軍費回流了。

  擴軍算盤。對於日本而言,導彈防禦的目標絕不僅僅是對付朝鮮,而是要抵消周邊大國彈道導彈的威懾作用。目前,日本裝備“宙斯盾”艦數量有限,引進陸基“宙斯盾”不僅技術設備可以兼容,功能還能相互補充叠加,也能將“宙斯盾”艦從繁重的警戒防禦任務中“解放”出來。“標準-3 Block2A”攔截彈不僅可以攔截彈道導彈,還可以攔截艦艦、岸艦及空對地導彈,甚至可以打擊岸上固定目標,是可防可攻的“多面手”。這一謀劃與日本擴軍備武的“隱晦”企圖是契合的。逃避和平力量的監管,擴張軍事進攻力量,是日本欺瞞世人的一貫伎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