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在敘部署無人掃雷車,作戰模式或將大改變
http://www.CRNTT.com   2017-10-08 17:26:04


  中評社北京10月8日電/熱點新聞:據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報道,近期俄軍在敘利亞部署了一種代號為“天王星-6”的無人戰車,主要用於戰場掃雷,並取得了較大成效。報道稱,儘管無人掃雷裝備對於西方軍隊來說並不是新鮮事物,但“天王星-6”作為俄羅斯最實用的一款無人地面作戰系統投入戰場使用,說明俄軍正在越來越依賴無人系統,並在這方面快速趕上西方。

  點評:近年來,世界主要國家無人戰車技術發展迅猛,並被廣泛地應用於現代戰爭的各種戰場。由於無人戰車具有持續行動能力強、無人員傷亡、可長期值守等特點,可用於快速機動、遠程偵察、情報處理、排雷破障和火力打擊等支援與作戰任務,因此是未來作戰方式向非接觸、非線式、非對稱、零傷亡變革的必要裝備,並對未來軍隊發展和戰爭模式產生深遠的影響。

  俄無人戰車實力“後發先至”

  在無人作戰平台領域,俄羅斯起步較晚,從本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開始時才集中科研力量和資金進行攻關。但是,借助著在軍工領域的雄厚技術積累,俄羅斯無人戰車的研發速度很快。2015年底,俄國防出口公司公開展示了三款分別用於掃雷、戰鬥和消防任務的“天王星-6”、“天王星-9”和“天王星-14”地面無人車輛,形成了頗具技術特色的“天王星”無人戰車系列,並率先實現了批量生產和裝備入役,可謂是“後發先至”。

  在這三款無人戰車中,“天王星-6”是俄軍列裝的首款多功能無人掃雷戰車,由俄羅斯國防工業公司設計和製造,技術基礎來自於克羅地亞的“道金”MV-4型掃雷機器人,並根據俄羅斯陸軍的使用需求進行了再設計。在防護性能上,“天王星-6”車體覆蓋有8~10毫米厚的裝甲板,可有效防止在掃雷觸爆過程中車體被高速飛行的地雷破片損壞,同時其車體內部的設備特別是電子設備也經過特別加固的防震設計,防止因地雷爆炸衝擊波造成車體內部導航、控制等部件損壞。在動力方面,“天王星-6”採用改進的六缸水冷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能夠連續工作16個小時,每小時可以掃除2000平方米的雷區,相當於20名工兵的工作量。

  在操作性能上,“天王星-6” 車頂安裝有攝像頭、天線等設備,並搭載了先進的計算機分析儀器,能夠自主識別航空炸彈和反坦克地雷。其操作控制單元非常簡單,僅有一個數據通信背包和一台軍用筆記本電腦改裝的可視化操縱設備。在戰鬥中,操作員可以使用特製的背帶將筆記本電腦挎在胸前,根據平台傳輸回來的視頻數據,通過遙控手柄和各種按鈕來對戰車進行操縱,甚至稍加訓練的軍事射擊遊戲玩家都可以很快上手。而且,“天王星-6”的最大遙控距離達1.5公里,可完全避免地雷爆炸對操作人員的傷害。

  總體上來說,“天王星-6”設計緊凑,結構合理,車體呈箱式矩形,機械臂採用液壓控制,可伸展或折叠收回。由於尺寸小,重量輕(在未加掛掃雷工具時僅有3米長和5噸重),因此“天王星-6”可以很方便地使用普通軍用卡車、集裝箱或中型戰術運輸直升機進行運送,具有極佳的戰術和戰略機動性能。

  除了“天王星-6”外,俄羅斯從2016年開始還逐漸向國際市場推廣“天王星-9”和“天王星-14”多功能機器戰車,它們在總體設計上與“天王星-6”基本相似,但功能各有不同。其中“天王星-9”是無人戰鬥車,火力性能與現役步兵戰車相同,甚至超過了西方主流步兵戰車水平,其武器配備包括一門2A72型30毫米口徑自動火炮、一挺7.62毫米同軸機槍,以及2具最大射程為8千米為AT-9型輕型第三代反坦克導彈,主要用於為陸軍步兵分隊、空降兵部隊、特種部隊、海軍陸戰隊等多兵種提供遠程偵察和火力支援。而“天王星-14”則是專門設計用於存在生命危險的高危環境和交通不便地區的無人消防車,要求能夠在發生大面積火災、建築物爆炸等苛刻條件下正常使用。首輛原型車已於2015年完成研製,並交付俄羅斯東部跨貝加爾軍區的一個俄軍基地試用。

  此外,除了“天王星”系列無人戰車,俄羅斯還有多個無人地面戰車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之中,其中部分型號已經進入了最後的技術評估和測試階段,不久後就能定型量產,這將會進一步提高俄軍的地面無人作戰能力。隨著各種先進無人戰車的入役,俄羅斯邁進地面無人作戰新時代的步伐將會大大加快。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