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飛越日本上空的朝鮮導彈 日本為啥不攔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31 09:54:22


 
  從外交上來看,啟動導彈攔截系統,無論成功與否,都極有可能觸動朝鮮敏感的神經,甚至把這次行動視為准戰爭,強化了敵意,對日本也沒有好處。聰明的日本人當然不會選擇去攔截這樣一個燙手山芋。

  炒作

  據日本媒體報道,這一次日本政府通過瞬時警報系統警告導彈通過軌跡之下的居民,要利用一切可能條件進行躲避。但既然導彈飛越上空,並沒有安全威脅,也沒有必要啟動攔截,日本為何要如此緊張呢?

  當然,我們不排除日本防患於未然的民防準備,但更重要的是,日本政府要將其危害炒作起來,渲染一直掛在嘴邊的“朝鮮威脅論”,想要以外部壓力調整國內政治。一是爭取國內百姓的支持;二是博得美國老大哥的同情,以此套套近乎。

  從國內形勢來看,二戰結束之後,日本舊式的軍國主義消退,文官治軍,本身就不存在“軍方”這個概念。去年安倍因為一次發言中提到了“我軍”這個詞,就被反對黨窮追猛打,因此在日本,“擁抱軍方”是個很敏感的政治話題。

  在這樣的情勢之下,日本右翼勢力想要爭取國內民眾對擴充軍事力量、增加軍費的支持,甚至要實現修改和平憲法、合法化自衛隊的目的,就必須不斷地利用外部刺激做文章。因此,日本右翼媒體每年都會渲染朝鮮導彈的威脅,用放大鏡看朝鮮的軍事發展的所有細節,這已經成了日本右翼勢力的常態化手段,這次事件不過又加了一根稻草。

  這個手法屢試不爽。2002年朝鮮啟動核設施建設後,日本就宣稱為應對“朝鮮核彈的威脅”,應加緊開發導彈防禦系統,提高日本的導彈技術水平和戰區導彈攻防能力,並趁機於2003年通過“有事法制三案”。2010年日本借口“延坪島炮擊事件”出台了史上最強硬的《防衛計劃大綱》。針對2013年2月12日朝鮮進行的第三次核試驗,安倍政權公開呼籲“應該為集體自衛權的行使開辟道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